Skip to content
yangbo.zhou edited this page Nov 5, 2024 · 14 revisions

Welcome to the dangkang wiki!

codebase explain 源码吸收

common_service.py

这段代码是一个Python文件,包含了三个服务类:UserService、TenantService和UserTenantService。这些类都继承自CommonService,并使用peewee ORM来与数据库交互。让我为您详细解释一下这些类的功能:

  1. UserService类:

    • 负责用户相关的操作
    • 主要方法包括:
      • filter_by_id: 通过用户ID查询用户
      • query_user: 验证用户邮箱和密码
      • save: 创建新用户,包括密码加密
      • delete_user: 将用户状态设置为无效
      • update_user: 更新用户信息
  2. TenantService类:

    • 处理租户(tenant)相关的操作
    • 主要方法包括:
      • get_by_user_id: 获取指定用户ID的所有租户信息
      • get_joined_tenants_by_user_id: 获取用户加入的所有租户信息
      • decrease: 减少租户的信用额度
  3. UserTenantService类:

    • 管理用户和租户之间的关系
    • 包含一个save方法用于创建新的用户-租户关联

其他要点:

  • 代码使用了peewee ORM来进行数据库操作
  • 使用了werkzeug库进行密码加密和验证
  • 实现了一些通用功能,如生成UUID、格式化时间等
  • 使用了装饰器@DB.connection_context()来管理数据库连接
  • 代码遵循了Apache License 2.0许可证

这个代码库似乎是一个更大系统的一部分,可能是某种SaaS平台或多租户应用的后端服务。它处理用户认证、租户管理以及用户与租户之间的关系。

dialog_service.py

这段代码是一个名为 dialog_service.py 的文件,它是 InfiniFlow 项目的一部分。以下是对其主要功能和组件的解释:

  1. 对话管理:

    • 定义了 DialogServiceConversationService 类,用于管理对话和会话。
  2. 消息处理:

    • message_fit_in 函数用于确保消息长度不超过指定的最大长度。
  3. 聊天功能:

    • chat 函数是核心功能,处理用户输入并生成回复。
    • 支持流式和非流式响应。
    • 使用知识库和嵌入模型进行信息检索。
  4. SQL 查询:

    • use_sql 函数尝试将用户问题转换为 SQL 查询,以从数据库中检索信息。
  5. 相关性检查:

    • relevant 函数判断检索到的内容是否与用户问题相关。
  6. 问题重写:

    • rewrite 函数用于重新表述用户问题,以提高检索效果。
  7. 知识检索:

    • 使用 retrievaler 对象进行知识检索。
    • 支持多种检索方式,包括向量相似度和重排序。
  8. LLM 集成:

    • 使用 LLMBundle 类来管理不同类型的语言模型(聊天、嵌入、重排序)。
  9. 提示词处理:

    • 处理系统提示词和用户提示词,用于生成更准确的回复。
  10. 错误处理和日志:

    • 包含错误处理逻辑和日志记录。
  11. 配置管理:

    • 处理对话的各种配置,如相似度阈值、最大令牌数等。

这个文件是对话系统的核心,它集成了自然语言处理、知识检索、数据库查询和语言模型等多个组件,以实现智能对话功能。它还包含了一些高级特性,如自我RAG(检索增强生成)和问题重写,以提高系统的响应质量。

knowledgebaseService

这段代码定义了一个名为KnowledgebaseService的类,是一个处理知识库相关操作的服务类。让我为您详细介绍一下这个类的主要功能:

  1. 类继承自CommonService,并使用Knowledgebase模型进行数据库操作。

  2. 主要方法包括:

    a. get_by_tenant_ids:根据租户ID获取知识库列表,支持分页和排序。

    b. get_by_tenant_ids_by_offset:类似于get_by_tenant_ids,但使用偏移量和数量来获取知识库列表。

    c. get_detail:获取特定知识库的详细信息。

    d. update_parser_config:更新知识库的解析器配置。

    e. get_field_map:获取多个知识库的字段映射配置。

    f. get_by_name:根据知识库名称和租户ID查找知识库。

    g. get_all_ids:获取所有知识库的ID列表。

  3. 这个类使用了peewee ORM来进行数据库操作,并使用了装饰器@DB.connection_context()来管理数据库连接。

  4. 代码实现了一些复杂的查询逻辑,如基于租户权限的过滤、分页、排序等。

  5. update_parser_config方法使用了递归的方式来更新配置,允许部分更新配置。

  6. 代码中包含了对异常情况的处理,如在get_by_tenant_ids_by_offset方法中检查偏移量是否有效。

  7. 这个服务类似乎是一个更大系统的一部分,可能是某种知识管理或文档管理系统的后端服务。

  8. 代码遵循Apache License 2.0许可证。

总的来说,这个KnowledgebaseService类提供了一系列用于管理和查询知识库的方法,包括基于租户的访问控制、配置管理、以及各种查询操作。它可能是一个更大的知识管理平台的核心组件之一。

CommonService.py

这段代码定义了一个名为 CommonService 的类,它提供了一套通用的数据库操作方法。这个类设计用于与 Peewee ORM (对象关系映射)一起使用,简化了数据库操作。以下是对代码的主要功能的概述:

  1. 类方法使用了装饰器 @DB.connection_context(),这确保了数据库连接的正确管理。

  2. 提供了多种查询方法:

    • query: 执行自定义查询
    • get_all: 获取所有记录,支持列选择和排序
    • get: 获取单条记录
    • get_or_none: 尝试获取记录,如果不存在则返回 None
  3. 数据操作方法:

    • save: 保存新记录
    • insert: 插入新记录,自动生成 ID 和时间戳
    • insert_many: 批量插入多条记录
    • update_many_by_id: 通过 ID 批量更新记录
    • update_by_id: 通过 ID 更新单条记录
    • delete_by_id: 通过 ID 删除记录
    • filter_delete: 根据过滤条件删除记录
    • filter_update: 根据过滤条件更新记录
  4. 辅助方法:

    • get_by_id: 通过 ID 获取单条记录
    • get_by_ids: 通过多个 ID 获取多条记录
    • cut_list: 将列表切分成指定大小的子列表
    • filter_scope_list: 执行批量 IN 查询,处理大量 ID 的情况
  5. 时间处理:

    • 使用 current_timestamp()datetime_format() 函数来处理创建和更新时间
  6. ID 生成:

    • 使用 get_uuid() 函数生成唯一标识符

这个类的设计遵循了面向对象编程和代码复用的原则,为其他服务类提供了一个基础模板。通过继承这个类,其他服务可以快速获得常用的数据库操作方法,从而减少重复代码并提高开发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类使用了上下文管理器来处理数据库连接,这是一种良好的实践,可以确保连接在使用后被正确关闭。此外,该类还实现了批量操作和大规模数据查询的优化,如 insert_manyfilter_scope_list 方法。

llm_service.py

这段代码定义了几个与大语言模型(LLM)相关的服务类和一个LLM捆绑类。我将逐一解释这些类的主要功能:

  1. LLMFactoriesService, LLMService, TenantLLMService: 这三个类都继承自CommonService,分别对应数据库中的LLMFactories, LLM, 和TenantLLM表。它们提供了基本的数据库操作方法。

  2. TenantLLMService:

    • get_api_key: 获取特定租户和模型的API密钥。
    • get_my_llms: 获取租户所有已授权的LLM模型信息。
    • model_instance: 根据租户ID、LLM类型和名称创建相应的模型实例。
    • increase_usage: 增加模型使用的令牌数量。
    • get_openai_models: 获取OpenAI的模型列表(排除特定嵌入模型)。
  3. LLMBundle: 这是一个封装了各种LLM操作的类,包括:

    • encode: 对文本列表进行编码。
    • encode_queries: 对单个查询进行编码。
    • similarity: 计算查询和文本列表之间的相似度。
    • describe: 描述图像内容。
    • chat: 进行对话。
    • chat_streamly: 流式进行对话。

主要特点:

  1. 多种LLM类型支持:包括嵌入(EMBEDDING)、语音转文本(SPEECH2TEXT)、图像转文本(IMAGE2TEXT)、聊天(CHAT)和重排序(RERANK)。
  2. 租户系统:代码设计支持多租户架构,每个租户可以有自己的LLM配置。
  3. 模型实例化:根据租户配置动态创建相应的模型实例。
  4. 使用量追踪:记录每个租户使用的令牌数量。
  5. 错误处理:包含了基本的错误检查和日志记录。
  6. 流式处理:支持对话的流式输出。

代码还展示了一些良好的实践:

  • 使用枚举类型(如LLMType)来表示不同的LLM类型。
  • 使用装饰器@DB.connection_context()来管理数据库连接。
  • 使用字典来存储和获取不同类型的模型实例(如EmbeddingModel, ChatModel等)。

总的来说,这段代码提供了一个灵活且可扩展的框架来管理和使用各种类型的大语言模型,同时考虑到了多租户、使用追踪和错误处理等实际应用中的需求。

taskService

这段代码定义了一个名为TaskService的类和一个queue_tasks函数,主要用于处理文档处理任务。让我为您详细解释一下这段代码的主要功能:

  1. TaskService类:

    • 继承自CommonService,使用Task模型进行数据库操作。
    • 主要方法包括: a. get_tasks:获取特定任务的详细信息,包括相关的文档、知识库和租户信息。 b. get_ongoing_doc_name:获取正在进行中的文档名称。 c. do_cancel:检查任务是否被取消。 d. update_progress:更新任务的进度和进度消息。
  2. queue_tasks函数:

    • 负责将文档处理任务分解并加入队列。
    • 支持不同类型的文档处理: a. PDF文件:根据页数和配置将任务分割成多个子任务。 b. Excel表格(使用"table"解析器):根据行数将任务分割。 c. 其他类型文档:创建单个任务。
    • 使用MINIO对象存储服务获取文件内容。
    • 将任务信息批量插入数据库。
    • 使用Redis将任务加入队列。
  3. 代码使用了多个外部服务和库:

    • 使用peewee ORM进行数据库操作。
    • 使用MINIO进行对象存储。
    • 使用Redis进行任务队列管理。
    • 使用自定义的PdfParser和RAGFlowExcelParser进行文档解析。
  4. 代码实现了任务的并行处理:

    • 大型文档(如PDF和Excel)被分割成多个子任务,可以并行处理。
    • 使用Redis队列来管理任务,支持分布式处理。
  5. 代码包含了一些配置项和异常处理:

    • 支持通过parser_config来配置任务处理的细节,如页面大小、是否进行布局识别等。
    • 包含了对任务取消的处理逻辑。
  6. 代码遵循Apache License 2.0许可证。

总的来说,这段代码是一个文档处理系统的核心组件,负责管理和分发文档处理任务。它支持多种文档类型,能够将大型文档分割成可并行处理的子任务,并使用Redis队列来管理这些任务。这种设计允许系统能够高效地处理大量文档,并且可以很好地扩展到分布式环境中。

file2document_service

这段代码定义了几个与大语言模型(LLM)相关的服务类和一个LLMBundle类。让我为您详细解释一下这段代码的主要功能:

  1. LLMFactoriesService、LLMService和TenantLLMService类:

    • 这些类都继承自CommonService,用于处理不同的数据库模型。
    • TenantLLMService类包含了几个重要方法: a. get_api_key:获取特定租户和模型的API密钥。 b. get_my_llms:获取租户的所有LLM模型信息。 c. model_instance:根据租户ID和LLM类型创建相应的模型实例。 d. increase_usage:增加模型使用的token数量。 e. get_openai_models:获取OpenAI的模型列表。
  2. LLMBundle类:

    • 这是一个封装了各种LLM操作的类。
    • 初始化时,它会根据给定的租户ID、LLM类型和名称创建相应的模型实例。
    • 主要方法包括: a. encode:对文本列表进行编码。 b. encode_queries:对查询文本进行编码。 c. similarity:计算查询和文本列表之间的相似度。 d. describe:描述图像内容。 e. chat:进行对话。 f. chat_streamly:进行流式对话。
  3. 代码支持多种LLM类型:

    • 嵌入模型(EMBEDDING)
    • 语音转文本模型(SPEECH2TEXT)
    • 图像转文本模型(IMAGE2TEXT)
    • 聊天模型(CHAT)
    • 重排序模型(RERANK)
  4. 代码使用了多个外部模型类:

    • EmbeddingModel、CvModel、ChatModel和RerankModel
    • 这些模型类似乎是在其他地方定义的,用于实际的AI任务处理。
  5. 代码实现了token使用量的追踪:

    • 每次使用模型后,都会更新数据库中的token使用量。
    • 如果更新失败,会记录错误日志。
  6. 代码包含了异常处理和断言:

    • 例如,在找不到租户或模型时会抛出LookupError。
    • 使用断言确保LLM类型有效和模型实例成功创建。
  7. 代码支持流式对话:

    • chat_streamly方法使用生成器来实现流式响应。
  8. 代码遵循Apache License 2.0许可证。

总的来说,这段代码提供了一个灵活的框架来管理和使用各种类型的大语言模型。它支持多租户操作,能够跟踪token使用量,并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接口来使用不同类型的AI模型。这种设计使得系统能够轻松地集成和管理多种AI服务,同时保持了代码的模块化和可扩展性。

file2document_service.py

这段代码定义了一个名为File2DocumentService的类,主要用于处理文件和文档之间的关联关系。让我为您详细解释一下这个类的主要功能:

  1. File2DocumentService类:

    • 继承自CommonService,使用File2Document模型进行数据库操作。
    • 主要方法包括: a. get_by_file_id:根据文件ID获取相关的文件-文档关联记录。 b. get_by_document_id:根据文档ID获取相关的文件-文档关联记录。 c. insert:插入新的文件-文档关联记录。 d. delete_by_file_id:根据文件ID删除关联记录。 e. delete_by_document_id:根据文档ID删除关联记录。 f. update_by_file_id:根据文件ID更新关联记录。 g. get_minio_address:获取文件在MinIO对象存储中的地址。
  2. 数据库操作:

    • 使用peewee ORM进行数据库操作。
    • 所有数据库操作都在DB.connection_context()装饰器内进行,确保正确管理数据库连接。
  3. 异常处理:

    • 在insert方法中,如果保存或检索失败,会抛出RuntimeError异常。
  4. 时间戳管理:

    • 在update_by_file_id方法中,会自动更新更新时间和日期。
  5. MinIO地址获取:

    • get_minio_address方法可以根据文档ID或文件ID获取文件在MinIO中的地址。
    • 如果文件是本地源(FileSource.LOCAL),则返回文件的父ID和位置。
    • 否则,返回文档所属的知识库ID和文档位置。
  6. 代码遵循Apache License 2.0许可证。

总的来说,这个File2DocumentService类提供了一个接口来管理文件和文档之间的关联关系。它支持基本的CRUD操作(创建、读取、更新、删除),并提供了一个特殊的方法来获取文件在对象存储中的位置。这个类似乎是一个更大系统的一部分,可能是某种文档管理或内容管理系统,其中文件和文档是分开存储和管理的。

这种设计允许系统灵活地处理文件和文档之间的关系,例如:

  • 一个文件可能关联到多个文档
  • 一个文档可能由多个文件组成
  • 文件可能存储在本地或云存储(如MinIO)中

通过这个服务类,系统可以轻松地跟踪和管理这些关系,同时提供了获取实际文件位置的方法,这对于文件访问和处理非常有用。

task_service.py

这段代码是一个名为TaskService的Python类,主要用于处理与任务相关的数据库操作和任务队列管理。以下是对代码的主要功能的中文解释:

  1. 导入和设置:

    • 导入了多个必要的模块和类。
    • 使用Peewee ORM进行数据库操作。
    • 使用Redis进行队列管理。
    • 使用MinIO进行文件存储。
  2. TaskService类:

    • get_tasks方法: 根据任务ID获取任务详情,包括相关的文档、知识库和租户信息。
    • get_ongoing_doc_name方法: 获取正在进行中的文档名称。
    • do_cancel方法: 检查任务是否被取消。
    • update_progress方法: 更新任务进度和进度消息。
  3. queue_tasks函数:

    • 根据文档类型(PDF或Excel)和解析器配置,将大型任务分割成小任务。
    • 对于PDF文件,根据页面范围和每个任务的页面大小进行分割。
    • 对于Excel文件(使用table解析器),根据行数进行分割。
    • 将分割后的任务插入数据库。
    • 将任务信息发送到Redis队列中等待处理。
  4. 其他特点:

    • 使用装饰器@DB.connection_context()管理数据库连接。
    • 实现了基本的错误处理和边界检查。
    • 支持任务取消和进度更新。
    • 使用锁机制(DB.lock)来保证并发操作的安全性。

ragflow_server.py

这个代码主要用于处理大型文档的解析任务,将其分割成小任务以便并行处理,提高效率。它与数据库、文件存储和消息队列系统紧密集成,是一个典型的后端服务组件。

这段代码是一个名为"Toyou"的项目的服务器入口点。以下是对代码的主要功能和结构的中文解释:

  1. 版权声明:代码开头有一个Apache 2.0许可证的版权声明。

  2. 环境设置:设置了一个环境变量 KMP_DUPLICATE_LIB_OK = "True",这可能是为了解决某些库的兼容性问题。

  3. 导入:导入了多个必要的Python模块和自定义模块。

  4. update_progress 函数:

    • 这是一个无限循环的函数,每秒调用一次。
    • 原本可能用于更新文档处理进度,但当前代码被注释掉了。
    • 包含错误处理和日志记录。
  5. 主函数:

    • 打印了一个ASCII艺术logo。
    • 初始化数据库和运行时配置。
    • 解析命令行参数,支持显示版本信息和调试模式。
    • 设置日志记录器。
    • 启动一个线程来运行 update_progress 函数。
    • 启动HTTP服务器。
  6. 服务器配置:

    • 使用 werkzeugrun_simple 函数启动HTTP服务器。
    • 服务器运行在指定的主机和端口上。
    • 支持多线程和调试模式。
  7. 错误处理:

    • 主函数包含在一个 try-except 块中,以捕获和记录任何异常。
  8. 其他特性:

    • 支持版本查询功能。
    • 可以通过命令行参数启用调试模式。
    • 使用 ThreadPoolExecutor 来管理后台任务。

总的来说,这段代码设置并运行了一个Web服务器,可能是为了支持一个名为"Toyou"的文档处理或RAG(检索增强生成)系统。它包含了配置管理、数据库初始化、进度更新、HTTP服务器启动等功能,并提供了灵活的启动选项和错误处理机制。

t_ocr.py

这是一个用于光学字符识别(OCR)的Python脚本。主要功能和结构如下:

  1. 许可证说明:
  • 代码使用Apache License 2.0授权许可
  1. 主要导入:
  • 导入必要的系统模块(os, sys)
  • 导入deepdoc库中的相关模块,包括draw_box功能和OCR类
  • 导入argparse用于命令行参数处理
  • 导入numpy进行数组操作
  1. 主要功能(main函数):
def main(args):
    # 初始化OCR对象
    ocr = OCR()
    # 初始化输入输出
    images, outputs = init_in_out(args)

    # 遍历处理每张图片
    for i, img in enumerate(images):
        # 执行OCR识别
        bxs = ocr(np.array(img))
        # 处理识别结果,提取文本和边界框信息
        # 生成标准化的输出格式,包含:
        # - text: 识别出的文本
        # - bbox: 边界框坐标
        # - type: 类型标记为"ocr"
        # - score: 置信度分数
        
        # 在图片上绘制边界框
        img = draw_box(images[i], bxs, ["ocr"], 1.)
        # 保存处理后的图片
        img.save(outputs[i], quality=95)
        # 将识别的文本保存到同名的.txt文件
        with open(outputs[i] + ".txt", "w+") as f:
            f.write("\n".join([o["text"] for o in bxs]))
  1. 命令行参数:
  • --inputs: 必需参数,指定输入图片或PDF文件的目录或单个文件路径
  • --output_dir: 可选参数,指定输出目录,默认为"./ocr_outputs"
  1. 工作流程:
  • 读取输入图片/PDF
  • 对每个文件执行OCR识别
  • 在原图上标注识别结果
  • 保存处理后的图片
  • 将识别出的文本保存到对应的txt文件中

这个脚本主要用于批量处理图片/PDF文件的文字识别,并能同时输出可视化结果(带标注的图片)和纯文本结果。它提供了一个完整的命令行工具,可以方便地进行批量OCR处理。

TableStructureRecognizer.py

我来为您解释这段代码:

这是一个名为TableStructureRecognizer的表格结构识别器类,主要用于识别和处理文档中的表格结构。以下是主要功能和组件的详细解释:

  1. 主要功能:
  • 识别表格中的不同元素类型,包括:
    • 表格(table)
    • 表格列(table column)
    • 表格行(table row)
    • 表格列标题(table column header)
    • 表格投影行标题(table projected row header)
    • 表格跨越单元格(table spanning cell)
  1. 核心方法:
  • __init__: 初始化识别器,从本地或Hugging Face下载所需模型
  • __call__: 处理输入图像,识别表格结构
  • construct_table: 构建表格结构的主要方法,包括:
    • 识别表格标题
    • 对单元格进行行列排序
    • 处理跨页表格
    • 识别表头
    • 处理合并单元格
  1. 辅助功能:
  • blockType: 识别文本块类型,如:
    • 日期(Dt)
    • 数字(Nu)
    • 代码(Ca)
    • 英文(En)
    • 混合数字和文本(NE)
    • 单字符(Sg)等
  • is_caption: 判断是否为表格标题
  • __html_table: 生成HTML格式的表格输出
  • __desc_table: 生成描述性文本格式的表格输出
  • __cal_spans: 计算单元格的行列合并情况
  1. 特殊处理:
  • 支持处理跨页表格
  • 自动对齐行和列
  • 智能处理单一值的行或列
  • 自动识别表头行
  • 处理合并单元格的复杂情况
  1. 输出格式:
  • 支持HTML表格输出
  • 支持描述性文本输出
  • 可根据需要选择中文或英文输出格式

这个类的主要用途是将文档中的表格图像转换为结构化的数据,可以用于:

  • 表格识别和数据提取
  • 文档分析和处理
  • 表格数据的格式转换
  • 自动化的表格处理流程

该代码显示了较高的工程复杂度,包含了多个算法来处理各种边缘情况,适合用于处理复杂的表格结构识别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