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兴趣广泛的经济学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地方债与官员晋升锦标赛。最近,我开始努力学习编程,技术栈集中于前端,并在刷 LeetCode 和学习后端开发。本科时,我从哲学转到经济学,现在对科学哲学与现象学特别感兴趣,尤其关注当代哲学对新技术的解读。目前,我已经撰写了一篇初稿,题为《追问思维机器中的“语言游戏”》,希望能够通过开源期刊的形式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在转码的过程中,我逐渐意识到学科之间的壁垒,尤其是人文社科与计算机科学之间的壁垒,造成了双方的损失。
这种损失不一定是物质上或技术上的,更多的是视角和思维上的:
- 对于计算机科学的学生来说,学习哲学可能不会直接提升编码能力,但它可以加深对技术的理解,激发技术好奇心,帮助他们走得更长远、视野更广阔。
- 对于哲学专业的学生,学习计算机科学完全可以加深对哲学的理解。我相信这是对技艺的一种理解,是对技术如何融入文化的一种认识。空中楼阁般的技术解读是经不起深究的。另外一个好处是学会“武器的批判”,掌握许多实用的工具技能。
“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 ———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因此,我决定创办一个开源期刊,名为 Epiphany,并计划刊登我的第一篇文稿《追问思维机器中的“语言游戏”》。我欢迎任何朋友通过 Git 协作中的 PR 和 Issue 提出建议。
对于人文社科的同学来说,如果要投稿,可能需要学习如何使用 Git,而我相信在这个过程中,大家会感受到计算机的魅力——开源与协作。在我看来,Git 体现了一种深刻的协作理念,突破了传统编辑与作者之间的关系,也突破了对文字工作者的既有认知。要真正理解 Git 及其应用,或许需要实际参与到开源生态中,我希望我的期刊能够帮助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了解这一过程。因此,一篇关于 Git 的文章也在计划之中。我相信,学习 Git 后你也会和我一样感受到:比起评头论足、文人相轻,计算机科学中的 Pull Request 或许能带来更有价值的建议;比起闭源期刊的繁琐程序,开源期刊可以为你提供更为真实且严肃的思想交流和表达。
本期刊希望收录那些有助于打破学科壁垒的文章,让技术真正融入文化。
这个仓库是用来存放我个人感兴趣的计算机领域的研究内容,会尽量输出为文章。比如里面有手写 Promise,同时有详细的教程说明为什么要这么写(计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