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ger = nb_log.get_logger("logger_namespace") 得到的是原生内置logging.getLogger() 类型的日志,与各种三方包兼容性100%。 loguru是独立的日志系统,不兼容第三方包的日志。
使用nb_log,无需用户配置 log_config来设置一个超长的日志配置字典,nb_log内置了各种formator和handler,用户只需要在get_logger传递相应入参, 生成的日志就能记录到各种地方包括 控制台/文件/邮件/钉钉/企业微信/elastic等等中的任意几个地方的组合;nb_log内置10种日志模板,总有一个模板适合用户。
nb_log有原生日志logging对各种第三方包的100%兼容性,同时无需配置log_config字典,也无需手动add handler,set formator,比loguru更简易。
要说明的是,即使是同一个颜色代码在pycahrm不同主题都是颜色显示区别很大的,默认的可能很丑或者由于颜色不好导致文字看不清晰
为了达到我这种色彩效果需要重新设置主题颜色,在控制台输出的第一行就教大家怎么设置颜色了。
也可以按下面设置,需要花30秒设置。
"""
1)使用pycharm时候,建议重新自定义设置pycharm的console里面的主题颜色。
设置方式为 打开pycharm的 file -> settings -> Editor -> Color Scheme -> Console Colors 选择monokai,
并重新修改自定义7个颜色,设置Blue为 0454F3 ,Cyan为 04DCF8 ,Green 为 13FC02 ,Magenta为 ff1cd5 ,red为 F80606 ,yellow为 EAFA04 ,gray 为 FFFFFF ,white 为 FFFFFF 。
如果设置为显示背景色快,由于不同版本的pycahrm或主题,可以根据控制台实际显示设置 White 为 1F1F1F, Black 为 FFFFFF,因为背景色是深色,前景色的文字设置为白色比黑色好。
2)使用xshell或finashell工具连接linux也可以自定义主题颜色,默认使用shell连接工具的颜色也可以。
颜色效果如连接 https://i.ibb.co/VvSSrfq/X-X1-MW4-XJ-PRJVQ3-XZSG9-R.png
在当前项目根目录的 nb_log_config.py 中可以修改当get_logger方法不传参时后的默认日志行为。
"""
例如只希望使用nb_log的强大多进程文件切片的功能等其他功能,对彩色控制台日志不感冒,则可以设置完全不要彩色。
nb_log 五彩日志根据日志级别渲染,对python内置的print打了猴子补丁,使用户知道是在哪里print的。
nb_log的文件日志,多进程安全切割(注意是多进程 并且对日志进行大小或时间切割)
nb_log 支持控制台、文件、钉钉、邮件、kafka、elastic、mongo中的任意几个地方的组合进行日志记录。
0) 自动转换print效果,再也不怕有人在项目中随意print,导致很难找到是从哪里冒出来的print。
只要import nb_log,项目所有地方的print自动现型并在控制台可点击几精确跳转到print的地方。
在项目里面的几百个文件中疯狂print真的让人很生气,一个run.py运行起来几百个py文件,
每个文件print 七八次,到底自己想看想关心的print是在控制台的哪一行呢,找到老眼昏花都找不到。
比如打印x变量的值,有人是为了省代码直接 print(x),而没有多打几个字母使用print("x的值是:",x),
这样打印出来的x变量,根本无法通过全局查找找到打印x变量是在什么py文件的哪一行。
有人说把之前的print全部用#注释不就好了,那这要全局找找print,一个一个的修改,一个10万行项目,
就算平均100行有一个print关键字,那起码也得有1000个print关键字吧,一个个的修改那要改到猴年马月呢。
只有使用nb_log,才能让一切print妖魔鬼怪自动现形。
另外,在正式项目或工具类甚至做得包里面,疯狂print真的很low,可以参考大神的三方包,从来都没直接print的不存在的,
他们都是用的日志。
日志比print灵活多了,对命名空间的控制、级别过滤控制、模板自定义、能记录到的地方扩展性很强远强过print的只有控制台。
1) 兼容性
使用的是python的内置logging封装的,返回的logger对象的类型是py官方内置日志的Logger类型,兼容性强,
保证了第三方各种handlers扩展数量多和方便,和一键切换现有项目的日志。
比如logru和logbook这种三方库,完全重新写的日志,
它里面主要被用户使用的logger变量类型不是python内置Logger类型,
造成logger说拥有的属性和方法有的不存在或者不一致,这样的日志和python内置的经典日志兼容性差,
只能兼容(一键替换logger类型)一些简单的debug info warning errror等方法,。
2) 日志记录到多个地方
内置了一键入参,每个参数是独立开关,可以把日志同时记录到8个常用的地方的任意几种组合,
包括 控制台 文件 钉钉 邮件 mongo kafka es 等等 。在第8章介绍实现这种效果的观察者模式。
3) 日志命名空间独立,采用了多实例logger,按日志命名空间区分。
"""
命名空间独立意味着每个logger单独的日志界别过滤,单独的控制要记录到哪些地方。
"""
from nb_log import get_logger, LogManager
logger_aa = LogManager('aa').get_logger_and_add_handlers(10, log_filename='aa.log')
logger_bb = get_logger("bb", log_level_int=30, is_add_stream_handler=False, ding_talk_token='your_dingding_token')
logger_cc = get_logger('cc', log_level_int=10, log_filename='cc.log')
logger_aa.debug('哈哈哈')
# 将会同时记录到控制台和文件aa.log中,只要debug及debug以上级别都会记录。
logger_bb.warning('嘿嘿嘿')
# 将只会发送到钉钉群消息,并且logger_bb的info debug级别日志不会被记录,非常方便测试调试然后稳定了调高界别到生产。
logger_cc.debug('嘻嘻')
# logger_cc的日志会写在cc.log中,和logger_aa的日志是不同的文件。
4) 对内置looging包打了猴子补丁,使日志永远不会使用同种handler重复记录 ,例如,原生的
from logging import getLogger,StreamHandler
logger = getLogger('hi')
getLogger('hi').addHandler(StreamHandler())
getLogger('hi').addHandler(StreamHandler())
getLogger('hi').addHandler(StreamHandler())
logger.warning('啦啦啦')
明明只warning了一次,但实际会造成 啦啦啦 在控制台打印3次。
使用nb_log,对同一命名空间的日志,可以无惧反复添加同类型handler,不会重复记录。
关于重复记录的例子,更惨的例子在第9章的,直接把机器cpu性能耗尽,磁盘弄爆炸。
5)支持日志自定义,运行此包后,会自动在你的python项目根目录中生成nb_log_config.py文件,按说明修改。
## 2. 最简单的使用方式,这只是演示控制台日志
###### 2.0)自动拦截改变项目中所有地方的print效果。(支持配置文件自定义关闭转化print)
###### 2.1)控制台日志变成可点击,精确跳转。(支持配置文件自定义修改或增加模板,内置了7种模板,部分模板生成的日志可以在pycharm控制台点击跳转)
###### 2.2)控制台日志根据日志级别自动变色。(支持配置文件关闭彩色或者关闭背景色块)
### 使用之前先学习 PYTHONPATH的概念 [https://github.com/ydf0509/pythonpathdemo](https://github.com/ydf0509/pythonpathdemo)
```python
from nb_log import LogManager,get_logger
# logger = LogManager('lalala').get_logger_and_add_handlers()
logger = get_logger('lalala') # 这个和上面的效果一样,但上面的LogManager还有其他公有方法可以使用。
logger.debug('绿色')
logger.info('蓝色')
logger.warn('黄色')
logger.error('紫红色')
logger.critical('血红色')
print('print样式被自动发生变化')
关于按大小切割的性能可以看第10章的和loggeru的性能对比,nb_log文件日志写入性能快400%。
nb_log 支持4种文件日志,get_logger 的log_file_handler_type可以优先设置是按照 大小/时间/watchfilehandler/单文件永不切割.
也可以在你代码项目根目录下的 nb_log_config.py 配置文件的 LOG_FILE_HANDLER_TYPE 设置默认的filehandler类型。
nb_log_config.py 的 LOG_PATH 配置默认的日志文件夹位置,如果get_logger函数没有传log_path入参,就默认使用这里的LOG_PATH
在各种filehandler实现难度上
单进程永不切割 < 单进程按大小切割 < 多进程按时间切割 < 多进程按大小切割
因为每天日志大小很难确定,如果每天所有日志文件以及备份加起来超过40g了,硬盘就会满挂了,所以nb_log的文件日志filehandler默认采用的是按大小切割,不使用按时间切割。
文件日志自动使用的默认是多进程安全切割的自定义filehandler,
logging包的RotatingFileHandler多进程运行代码时候,如果要实现向文件写入到规定大小时候并自动备份切割,win和linux都100%报错。
支持多进程安全切片的知名的handler有ConcurrentRotatingFileHandler,
此handler能够确保win和linux切割正确不出错,此包在linux使用的是高效的fcntl文件锁,
在win上性能惨不忍睹,这个包在win的性能在三方包的英文说明注释中,作者已经提到了。
nb_log是基于自动批量聚合,从而减少写入次数(但文件日志的追加最多会有1秒的延迟),从而大幅度减少反复给文件加锁解锁,
使快速大量写入文件日志的性能大幅提高,在保证多进程安全且排列的前提下,对比这个ConcurrentRotatingFileHandler
使win的日志文件写入速度提高100倍,在linux上写入速度提高10倍。
from multiprocessing import Process
from nb_log import LogManager, get_logger
# 指定log_filename不为None 就自动写入文件了,并且默认使用的是多进程安全的切割方式的filehandler。
# 默认都添加了控制台日志,如果不想要控制台日志,设置is_add_stream_handler=False
# 为了保持方法入场数量少,具体的切割大小和备份文件个数有默认值,
# 如果需要修改切割大小和文件数量,在当前python项目根目录自动生成的nb_log_config.py文件中指定。
# logger = LogManager('ha').get_logger_and_add_handlers(is_add_stream_handler=True,
# _log_filename='ha.log')
# get_logger这个和上面一句一样。但LogManager不只有get_logger_and_add_handlers一个公有方法。
logger = get_logger(is_add_stream_handler=True, log_filename='ha.log')
def f():
for i in range(1000000000):
logger.debug('测试文件写入性能,在满足 1.多进程运行 2.按大小自动切割备份 3切割备份瞬间不出错'
'这3个条件的前提下,验证这是不是python史上文件写入速度遥遥领先 性能最强的python logging handler')
if __name__ == '__main__':
[Process(target=f).start() for _ in range(10)]
注意说的是多进程,任何handlers在多线程下都没有问题,任何handlers在记录时候都加了线程锁了,完全不用考虑多线程。
线程锁不能跨进程特别是跨不同批次启动的脚本运行的解释器。
所以说的是多进程,不是多线程。
下面这段代码会疯狂报错。因为每达到100kb就想切割,多个文件句柄引用了同一个文件,某个进程想备份改文件名,别的进程不知情。
解决这种问题,有人会说用进程锁,那是不行的,如果把xx.py分别启动两次,没有共同的父子进程,属于跨解释器的,进程锁是不行的。
nb_log是采用的文件锁,文件锁在linux性能比较好,在win很差劲,导致日志拖累真个代码的性能,所以nb_log是采用把每1秒内的日志
聚合起来,写入一次文件,从而大幅减少了加锁解锁次数,
对比有名的concurrent_log_handler包的ConcurrentRotatingFileHandler,在win上疯狂快速写日志的性能提高了100倍,
在linux上也提高了10倍左右的性能。
"""
只要满足3个条件
1.文件日志
2.文件日志按大小或者时间切割
3.多进程写入同一个log文件,可以是代码内部multiprocess.Process启动测试,
也可以代码内容本身不用多进程但把脚本反复启动运行多个来测试。
把切割大小或者切割时间设置的足够小就很容易频繁必现,平时有的人没发现是由于把日志设置成了1000M切割或者1天切割,
自测时候只随便运行一两下就停了,日志没达到需要切割的临界值,所以不方便观察到切割日志文件的报错。
这里说的是多进程文件日志切割报错即多进程不安全,有的人强奸民意转移话题老说他多线程写日志切割日志很安全,简直是服了。
面试时候把多进程和多线程区别死记硬背 背的一套一套很溜的,结果实际运用连进程和线程都不分。
"""
from logging.handlers import RotatingFileHandler
import logging
from multiprocessing import Process
from threading import Thread
logger = logging.getLogger('test_raotating_filehandler')
logger.addHandler(RotatingFileHandler(filename='testratationg.log', maxBytes=1000 * 100, backupCount=10))
def f():
while 1:
logger.warning('这个代码会疯狂报错,因为设置了100Kb就切割并且在多进程下写入同一个日志文件' * 20)
if __name__ == '__main__':
for _ in range(10):
Process(target=f).start() # 反复强调的是 文件日志切割并且多进程写入同一个文件,会疯狂报错
# Thread(target=f).start() # 多线程没事,所有日志handler无需考虑多线程是否安全,说的是多进程文件日志切割不安全,你老说多线程干嘛?
from nb_log import get_logger
logger4 = get_logger("hi", is_add_stream_handler=True,
log_filename="hi.log", ding_talk_token='your_dingding_token')
logger4.debug('这条日志会同时出现在控制台 文件 和钉钉群消息')
按照get_logger_and_add_handler函数的入参说明就可以了,和上面的2 3 4中的写法方式差不多,都是一参 傻瓜式,设置了,日志记录就会记载在各种地方。
只要项目任意文件运行了,带有import nb_log的脚本,就会在项目根目录下生成nb_log_config.py配置文件。 nb_log_config.py的内容如下,默认都是用#注释了,如果放开某项配置则优先使用这里的配置,否则使用nb_log_config_default.py中的配置。
配置示例如下: ``
如果反对日志有各种彩色,可以设置 DEFAULUT_USE_COLOR_HANDLER = False
如果反对日志有块状背景彩色,可以设置 DISPLAY_BACKGROUD_COLOR_IN_CONSOLE = False
如果想屏蔽nb_log包对怎么设置pycahrm的颜色的提示,可以设置 SHOW_PYCHARM_COLOR_SETINGS = False
如果想改变日志模板,可以设置 FORMATTER_KIND 参数,只带了7种模板,可以自定义添加喜欢的模板
"""
此文件nb_log_config.py是自动生成到python项目的根目录的。
在这里面写的变量会覆盖此文件nb_log_config_default中的值。对nb_log包进行默认的配置。
但最终配置方式是由get_logger_and_add_handlers方法的各种传参决定,如果方法相应的传参为None则使用这里面的配置。
"""
# noinspection PyUnresolvedReferences
import logging
# noinspection PyUnresolvedReferences
from pathlib import Path # noqa
import socket
from pythonjsonlogger.jsonlogger import JsonFormatter
def get_host_ip():
ip = ''
host_name = ''
# noinspection PyBroadException
try:
sc = socket.socket(socket.AF_INET, socket.SOCK_DGRAM)
sc.connect(('8.8.8.8', 80))
ip = sc.getsockname()[0]
host_name = socket.gethostname()
sc.close()
except Exception:
pass
return ip, host_name
computer_ip, computer_name = get_host_ip()
class JsonFormatterJumpAble(JsonFormatter):
def add_fields(self, log_record, record, message_dict):
# log_record['jump_click'] = f"""File '{record.__dict__.get('pathname')}', line {record.__dict__.get('lineno')}"""
log_record[f"{record.__dict__.get('pathname')}:{record.__dict__.get('lineno')}"] = '' # 加个能点击跳转的字段。
log_record['ip'] = computer_ip
log_record['host_name'] = computer_name
super().add_fields(log_record, record, message_dict)
if 'for_segmentation_color' in log_record:
del log_record['for_segmentation_color']
DING_TALK_TOKEN = '3dd0eexxxxxadab014bd604XXXXXXXXXXXX' # 钉钉报警机器人
EMAIL_HOST = ('smtp.sohu.com', 465)
EMAIL_FROMADDR = '[email protected]' # '[email protected]',
EMAIL_TOADDRS =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EMAIL_CREDENTIALS = ('[email protected]', 'abcdefg')
ELASTIC_HOST = '127.0.0.1'
ELASTIC_PORT = 9200
KAFKA_BOOTSTRAP_SERVERS = ['192.168.199.202:9092']
ALWAYS_ADD_KAFKA_HANDLER_IN_TEST_ENVIRONENT = False
MONGO_URL = 'mongodb://myUserAdmin:[email protected]:27016/admin'
DEFAULUT_USE_COLOR_HANDLER = True # 是否默认使用有彩的日志。
DISPLAY_BACKGROUD_COLOR_IN_CONSOLE = True # 在控制台是否显示彩色块状的日志。为False则不使用大块的背景颜色。
AUTO_PATCH_PRINT = True # 是否自动打print的猴子补丁,如果打了猴子补丁,print自动变色和可点击跳转。
WARNING_PYCHARM_COLOR_SETINGS = True
DEFAULT_ADD_MULTIPROCESSING_SAFE_ROATING_FILE_HANDLER = False # 是否默认同时将日志记录到记log文件记事本中。
LOG_FILE_SIZE = 100 # 单位是M,每个文件的切片大小,超过多少后就自动切割
LOG_FILE_BACKUP_COUNT = 3
LOG_PATH = '/pythonlogs' # 默认的日志文件夹
# LOG_PATH = Path(__file__).absolute().parent / Path("nblogpath")
IS_USE_WATCHED_FILE_HANDLER_INSTEAD_OF_CUSTOM_CONCURRENT_ROTATING_FILE_HANDLER = False # 需要依靠外力lograte来切割日志,watchedfilehandler性能比此包自定义的日志切割handler写入文件速度慢很多。
LOG_LEVEL_FILTER = logging.DEBUG # 默认日志级别,低于此级别的日志不记录了。例如设置为INFO,那么logger.debug的不会记录,只会记录logger.info以上级别的。
RUN_ENV = 'test'
FORMATTER_DICT = {
1: logging.Formatter(
'日志时间【%(asctime)s】 - 日志名称【%(name)s】 - 文件【%(filename)s】 - 第【%(lineno)d】行 - 日志等级【%(levelname)s】 - 日志信息【%(message)s】',
"%Y-%m-%d %H:%M:%S"),
2: logging.Formatter(
'%(asctime)s - %(name)s - %(filename)s - %(funcName)s - %(lineno)d - %(levelname)s - %(message)s',
"%Y-%m-%d %H:%M:%S"),
3: logging.Formatter(
'%(asctime)s - %(name)s - 【 File "%(pathname)s", line %(lineno)d, in %(funcName)s 】 - %(levelname)s - %(message)s',
"%Y-%m-%d %H:%M:%S"), # 一个模仿traceback异常的可跳转到打印日志地方的模板
4: logging.Formatter(
'%(asctime)s - %(name)s - "%(filename)s" - %(funcName)s - %(lineno)d - %(levelname)s - %(message)s - File "%(pathname)s", line %(lineno)d ',
"%Y-%m-%d %H:%M:%S"), # 这个也支持日志跳转
5: logging.Formatter(
'%(asctime)s - %(name)s - "%(pathname)s:%(lineno)d" - %(funcName)s - %(levelname)s - %(message)s',
"%Y-%m-%d %H:%M:%S"), # 我认为的最好的模板,推荐
6: logging.Formatter('%(name)s - %(asctime)-15s - %(filename)s - %(lineno)d - %(levelname)s: %(message)s',
"%Y-%m-%d %H:%M:%S"),
7: logging.Formatter('%(asctime)s - %(name)s - "%(filename)s:%(lineno)d" - %(levelname)s - %(message)s', "%Y-%m-%d %H:%M:%S"), # 一个只显示简短文件名和所处行数的日志模板
8: JsonFormatterJumpAble('%(asctime)s - %(name)s - %(levelname)s - %(message)s - "%(filename)s %(lineno)d -" ', "%Y-%m-%d %H:%M:%S", json_ensure_ascii=False) # 这个是json日志,方便分析.
}
FORMATTER_KIND = 5 # 如果get_logger_and_add_handlers不指定日志模板,则默认选择第几个模板
钉钉
控制台日志模板之一
控制台日子模板之二
邮件日志
文件日志
elastic日志
mongo日志
不会扩展日志记录到什么地方,主要是不懂什么叫观察者模式
# 例如 日志想实现记录到 控制台、文件、钉钉群、redis、mongo、es、kafka、发邮件其中的几种的任意组合。
# low的人,会这么写,以下是伪代码,实现记录到控制台、文件、钉钉群这三种的任意几种组合。
def 记录到控制台(msg):
"""实现把msg记录到控制台"""
def 记录到文件(msg):
"""实现把msg记录到文件"""
def 记录到钉钉(msg):
"""实现把msg记录到钉钉"""
def 记录到控制台和文件(msg):
"""实现把msg记录到控制台和文件"""
def 记录到控制台和钉钉(msg):
"""实现把msg记录到控制台和钉钉"""
def 记录到文件和钉钉(msg):
"""实现把msg记录到文件和钉钉"""
def 记录到控制台和文件和钉钉(msg):
"""实现把msg记录到控制台和文件和钉钉"""
# 当需要把msg记录到文件时候,调用函数 记录到文件(msg)
# 当需要把msg记录到控制台时候,调用函数 记录到控制台(msg)
# 当需要把msg记录到钉钉时候,调用函数 记录到钉钉(msg)
# 当需要把msg记录到控制台和文件,调用函数 记录到控制台和文件(msg)
# 当需要把msg记录到控制台和钉钉,调用函数 记录到控制台和钉钉(msg)
# 当需要把msg记录到控制台和文件和钉钉,调用函数 记录到控制台和文件和钉钉(msg)
"""
这样会造成,仅记录到控制台 文件 钉钉这三种的任意几个,需要写6个函数,调用时候需要调用不同的函数名。
但是现在日志可以记录到8种地方,如果还这么low的写法,需要写8的阶乘个函数,调用时候根据场景需要会调用8的阶乘个函数名。
8的阶乘结果是 40320 ,如果很low不学设计模式做到灵活组合,需要多写 4万多个函数,不学设计模式会多么吓人。
"""
菜鸟教程的观察者模式demo连接 观察者模式demo
这个uml图上分为Subject 和 基类Observer,以及各种继承或者实现Observer的XxObserver类, 其中每个不同的Observer需要实现doOperation方法。
如果对应到python内置的logging日志包的实现,那么关系就是:
Logger是uml图的Subject
loging.Handler类是uml图的Observer类
StreamHandler FileHandler DingTalkHandler 是uml图的各种XxObservers类。
StreamHandler FileHandler DingTalkHandler类的 emit方法是uml图的doOperation方法
只有先学设计模式,才能知道经典固定套路达到快速看代码,能够达到秒懂源码是怎么规划设计实现的。
如果不先学习经典设计模式,每次看包的源码,需要多浪费很多时间看他怎么设计实现的,不懂设计模式,会觉得太难了看着就放弃了。
在python日志的理解和使用上,国内能和我打成平手的没有几人。
这个是真实发生的例子。
这个例子是为了记录10万次日志到控制台和文件,就算python性能很差,就这个例子而言,预期耗时肯定是需要10秒以内才算合格。
看起来10秒内可以运行完成,实际上1周内能运行结束这个代码,我愿意吃10斤翔。
"""
演示重复,由于封装错误的类造成的。模拟一个封装严重失误错误的封装例子。
看起来10秒内可以运行完成,实际上1周内能运行结束这个代码,我愿意吃10斤翔。
这个代码惨烈程度达到10级。明明是想记录10000次日志,结果却记录了 10000 * 10001 /2 次。
如果把f函数调用100万次,那么控制台和文件将会各记录5000亿次,日志会把代码拖累死。
不好好理解观察者模式有多惨烈。因为反复添加观察者(handler),
导致第1次调用记录1次,第二次调用时候记录2次,第10次调用时候记录10次,这成了高斯求和算法了。
这种类似的封装造成的后果可想而知,长期部署运行后,不仅项目代码性能几乎被日志占了99%,还造成磁盘被弄爆炸。
"""
import logging
import time
class LogUtil:
def __init__(self):
self.logger = logging.getLogger('a')
self.logger.setLevel(logging.DEBUG)
self._add_stream_handler()
self._add_file_handler()
def _add_stream_handler(self):
sh = logging.StreamHandler()
sh.setFormatter(logging.Formatter(fmt="%(asctime)s-%(name)s-%(levelname)s-%(message)s"))
self.logger.addHandler(sh)
def _add_file_handler(self):
fh = logging.FileHandler('a.log')
fh.setFormatter(logging.Formatter(fmt="%(asctime)s-%(name)s-%(levelname)s-%(message)s"))
self.logger.addHandler(fh)
def debug(self, msg):
self.logger.debug(msg)
def info(self, msg):
self.logger.info(msg)
def f(x):
log = LogUtil() # 重点是这行,写在了函数内部。既没有做日志命名空间的handlers判断控制,封装的类本身也没写单利或者享元模式。
log.debug(x)
t1 = time.time()
for i in range(100000):
f(i)
print(time.time() - t1)
import logging
class Log(object):
def __init__(self, name=__name__, path='mylog.log', level='DEBUG'):
self.__name = name
self.__path = path
self.__level = level
self.__logger = logging.getLogger(self.__name)
self.__logger.setLevel(self.__level)
def __ini_handler(self):
"""初始化handler"""
stream_handler = logging.StreamHandler()
file_handler = logging.FileHandler(self.__path, encoding='utf-8')
return stream_handler, file_handler
def __set_handler(self, stream_handler, file_handler, level='DEBUG'):
"""设置handler级别并添加到logger收集器"""
stream_handler.setLevel(level)
file_handler.setLevel(level)
self.__logger.addHandler(stream_handler)
self.__logger.addHandler(file_handler)
def __set_formatter(self, stream_handler, file_handler):
"""设置日志输出格式"""
formatter = logging.Formatter('%(asctime)s-%(name)s-%(filename)s-[line:%(lineno)d]'
'-%(levelname)s-[日志信息]: %(message)s',
datefmt='%a, %d %b %Y %H:%M:%S')
stream_handler.setFormatter(formatter)
file_handler.setFormatter(formatter)
def __close_handler(self, stream_handler, file_handler):
"""关闭handler"""
stream_handler.close()
file_handler.close()
@property
def Logger(self):
"""构造收集器,返回looger"""
stream_handler, file_handler = self.__ini_handler()
self.__set_handler(stream_handler, file_handler)
self.__set_formatter(stream_handler, file_handler)
self.__close_handler(stream_handler, file_handler)
return self.__logger
if __name__ == '__main__':
def f():
log = Log(__name__, 'file.log')
logger = log.Logger
# logger.debug('I am a debug message')
# logger.info('I am a info message')
# logger.warning('I am a warning message')
# logger.error('I am a error message')
logger.critical('I am a critical message')
for i in range(10):
f()
运行上面这个代码,应为调用了f函数10次,应该是一共打印10次和写入文件10次,结果是打印55次,写入文件55次。
因为这个实例化写在了函数内部,造成每调用一次就新增一次handler,日志记录的总次数不是预期期待的变成了高斯求和。
这种日志封装很惨,如果部署线上,f函数调用了10万次,那么会造成重复记录 100000*100001/2次变成50亿次,
随着程序部署的时间越来越长,服务器cpu会越来越卡,磁盘增长也会越来越快,而且问题难以排查,造成事故会非常惨烈。
千万别说你会注意,只会把Log封装类实例化放在函数的外面,这样做没用的,一个项目几百个模块,
如果在很多个模块级下面都实例化相同命名空间的日志,然后使用run.py调用了几百个模块作为运行起点,一样会造成重复打印。
所以只是小心翼翼的吧日志类的实例化放在模块级下面,仍然会发生重复记录的可能,只不过没有for循环那么惨烈的高斯求和叠加出记录那么多。
但是使用nb_log就可以随便你怎么折腾,放在for循环下面无限实例化都不怕不会重复记录日志。
"""
这也是一个很惨烈的真实例子。使用大火的 loguru ,然来用户让来本意是想实现每天生成一个新的日志文件。
结果造成了在所有历史文件中都重复记录当前日志,随着部署的天数越来越长,长时间例如半年 八九个月 如果不重新部署程序,
会造成严重的磁盘紧张和cpu飙升。
"""
from loguru import logger
import time
def f(x):
"""
用户实际生产是想每一天生成一个日志, time.strftime("%Y-%m-%d")}.log,
但这里为了节约时间方便演示文件日志重复记录所以换成时分秒演示,不然的话要观察很长的时间每隔一天观察一次才能观察出来。
"""
logger.add(f'test_{time.strftime("%H-%M-%S")}.log')
logger.debug(f'loguru 太惨了重复记录 {x}')
logger.info(f'loguru 太惨了重复记录 {x}')
logger.warning(f'loguru 太惨了重复记录 {x}')
logger.error(f'loguru 太惨了重复记录 {x}')
logger.critical(f'loguru 太惨了重复记录 {x}')
for i in range(100):
time.sleep(1)
f(i)
"""
预期是每秒调用一次函数f,但函数里面面有5次记录,debug info warning error critical,
所以预期是每秒有5条日志只写入当前最新的日志文件中,但结果是每秒都写入到历史所有日志文件中。
只看当前最新的那个日志文件,似乎没有看到重复记录,但如果看所有的历史旧日志文件可以看到每个旧文件都严重重复记录了。
这种问题很难排查,所以用日志要谨慎,要搞懂日志handlers,和设计模式的观察者模式才能用好日志。
"""
1)nb_log 颜色更炫
2)nb_log 自动使用猴子补丁全局改变任意print
3)nb_log 支持控制台点击日志文件行号自动打开并跳转到精确的文件和行号。
nb_log为了保证多进程下按大小安全切割,采用了文件锁 + 自动每隔1秒批量把消息写入到文件,大幅减少了加锁解锁和判断时候需要切割的次数。
nb_log的file_handler是史上最强的,超过了任何即使不切割文件的内置filehandler,比那些为了维护自动切割的filehandler例如logging内置的
RotatingFileHandler和TimedRotatingFileHandler的更快。比为了保证多进程下的文件日志切割安全的filehandler更是快多了。
比如以下star最多的,为了确保多进程下切割日志文件的filehandler
https://github.com/wandaoe/concurrent_log
https://github.com/unlessbamboo/ConcurrentTimeRotatingFileHandler
https://github.com/Preston-Landers/concurrent-log-handler
nb_log的多进程文件日志不仅是解决了文件切割不出错,而且写入性能远超这些4到100倍。
100倍的情况是 win10 + https://github.com/Preston-Landers/concurrent-log-handler对比nb_log
nb_log的文件日志写入性能是loguru的4倍,但loguru在多进程运行下切割出错。
这个代码如果rotation设置10000 Kb就切割,那么达到切割会疯狂报错,为了不报错测试性能只能设置为1000000 KB
import time
from loguru import logger
from concurrent.futures import ProcessPoolExecutor
logger.remove(handler_id=None)
logger.add("./log_files/loguru-test1.log", enqueue=True, rotation="10000 KB")
def f():
for i in range(200000):
logger.debug("测试多进程日志切割")
logger.info("测试多进程日志切割")
logger.warning("测试多进程日志切割")
logger.error("测试多进程日志切割")
logger.critical("测试多进程日志切割")
pool = ProcessPoolExecutor(10)
if __name__ == '__main__':
"""
100万条需要115秒
15:12:23
15:14:18
200万条需要186秒
"""
print(time.strftime("%H:%M:%S"))
for _ in range(10):
pool.submit(f)
pool.shutdown()
print(time.strftime("%H:%M:%S"))
from nb_log import get_logger
from concurrent.futures import ProcessPoolExecutor
logger = get_logger('test_nb_log_conccreent', is_add_stream_handler=False, log_filename='test_nb_log_conccreent.log')
def f(x):
for i in range(200000):
logger.warning(f'{x} {i}')
if __name__ == '__main__':
# 200万条 45秒
pool = ProcessPoolExecutor(10)
print('开始')
for i in range(10):
pool.submit(f, i)
pool.shutdown()
print('结束')
将10.2的代码运行就可以发现,loguru设置了10M大小切割,疯狂报错,因为日志在达到指定大小后切割需要备份重命名,
造成其他的进程出错。
win10 + python3.6 + loguru 0.5.3(任何loguru版本都报错,已设置enqueue=True)
出错如下。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F:\minicondadir\Miniconda2\envs\py36\lib\site-packages\loguru\_handler.py", line 287, in _queued_writer
self._sink.write(message)
File "F:\minicondadir\Miniconda2\envs\py36\lib\site-packages\loguru\_file_sink.py", line 174, in write
self._terminate_file(is_rotating=True)
File "F:\minicondadir\Miniconda2\envs\py36\lib\site-packages\loguru\_file_sink.py", line 205, in _terminate_file
os.rename(old_path, renamed_path)
PermissionError: [WinError 32] 另一个程序正在使用此文件,进程无法访问。: 'F:\\coding2\\nb_log\\tests\\log_files\\loguru-test1.log' -> 'F:\\coding2\\nb_log\\tests\\log_files\\loguru-test1.2021-08-25_15-12-23_434270.log'
--- End of logging error ---
python性能要发挥好,必须开多进程。
例如django flask的部署用gunicorn uwsgi都是自动开多进程+线程(协程),即使你的代码里面没亲自写多进程运行,但是自动被迫用了多进程。
即使你代码没亲自写多进程,例如在同一个机器反复把xx.py启动部署10次,相当于10个进程的日志都写到 yyyy.log,一样是被迫相当于10个进程了。
所以多进程文件日志切割安全很重要。
有的人说自己多进程写文件日志没出错,那是你没设置成按大小或者时间切割,或者自己设置了1G大小切割或者按天切割,不容易观察到。
只要你把时间设置成每1分钟切割或者10M切割,就会很快很容易观察到了。
如果文件日志不进行切割,多进程写同一个文件不会出错的。
from nb_log import get_logger
from loguru import logger
# nb_log 写入不同的文件是根据日志命名空间 name 来区分的。方便。
logger_a = get_logger('a', log_filename='a.log', log_path='./log_files')
logger_b = get_logger('b', log_filename='b.log', log_path='./log_files')
logger_a.info("嘻嘻a")
logger_b.info("嘻嘻b")
# loguru 不同功能为了写入不同的文件,需要设置消息前缀标志。不方便。
logger.add('./log_files/c.log', filter=lambda x: '[特殊标志c!]' in x['message'])
logger.add('./log_files/d.log', filter=lambda x: '[特殊标志d!]' in x['message'])
logger.add('./log_files/e.log', )
logger.info('[特殊标志c!] 嘻嘻c') # 出现在c.log和 e.log 消息为了写入不同文件需要带消息标志
logger.info('[特殊标志d!] 嘻嘻d') # 出现在d.log和 e.log 消息为了写入不同文件需要带消息标志
import logging
from nb_log import get_logger
# nb_log 写入不同的文件是根据日志命名空间 name 来区分的。方便。
logger_a = get_logger('a', log_level_int=logging.DEBUG)
logger_b = get_logger('b', log_level_int=logging.INFO)
logger_a.debug("嘻嘻a debug会显示")
logger_a.info("嘻嘻a info会显示")
logger_b.debug("嘻嘻b debug不会显示")
logger_b.info("嘻嘻b info会显示")
nb_log 内置的handler包括 钉钉 elastic kafka,方便自动一键把日志同时记载到这些地方。
loguru没有内置,loguru的add方法以文件日志为核心。
日志能记载到什么地方是由handler决定的,很多人以为日志等于控制台 + 文件,并不是这样的。
日志可以记载到任何介质,不是只有控制台和文件。
nb_log的核心方法是get_logger,此方法是返回原生loggin.Logger类型的对象,
原生日志可扩展的第三方handler包在pypi官网高达几百个,可以直接被nb_log使用。
绝大部分python代码采用的是内置经典的python logging模块,
例如老代码
logger = logging.getLogger("my_namespage")
老代码的其他地方使用了logger对象的这些方法,远不止这两个。
logger.setLevel()
logger.addHandler()
如果是改成nb_log, logger = nb_log.get_logger("my_namespage")
那么logger.setLevel() logger.addHandler() 仍然可以正常使用。
如果是改成loguru, from loguru import logger
那么logger.setLevel() logger.addHandler() 会是代码报错,因为loguru的logger对象是独立特行独自实现的类型,没有这些方法。
loguru哪里好了?
loguru只是自动有好看的日志formatter显示格式 + 比原生logger更容易添加文件handler。
loguru比原生logging也只是好在这两点而已,其他方面这不如原生。
nb_log 比loguru添加控制台和文件日志更简单,并且显示格式更炫。loguru对比原生logging的两个优势在nb_log面前没有了。
不知道大家喜欢看三方包的源码不,或者跳转进去看过三方包源码不,
95%的第三方包的源码的大量文件中都有写 logger = logging.getLogger(__name__) 这段代码。
假设第三包的包名是 packagex, 这个包下面有 ./dira/dirb/yy.py 文件,
假设logger = logging.getLogger(__name__) 这段代码在 ./dira/dirb/moduley.py文件中,
当使用这个三方包时候,就会有一个 packagex.dira.dirb.yy.moduley 的命名空间的日志,如果你很在意这个模块的日志,
希望吧这个模块的日志捕获出来,那么可以 logger = logging.getLogger("packagex.dira.dirb.moduley"),
然后对logger添加文件和控制台等各种handler,设置合适的日志级别,就可以显示出来这个模块的日志了。
为什么第三方包不默认给他们自己的logger添加handler呢,这是因为第三方包不知道你喜欢吧日志记载到哪里,而且第三包不知道你会很关心这个模块的日志,
如果每隔第三方包都那么自私,把日志默认添加handler,并且设置成info或debug级别,那各种模块的日志加起来就会很多,干扰用户。很多用户又不知道如何移除handler,
所以三方包都不会主动添加handler,需要用户自己去添加handler和设置用户喜爱的formattor。
代码例子如下,因为requests调用了urllib3,这里有urllib3的命名空间的日志,只是没有添加日志handler所以没显示出来。
nb_log.get_logger 自动加上handler和设置日志模板了,方便你调试你所关心的模块的日志。
from nb_log import get_logger
import requests
get_logger('urllib3') # 也可以更精确只捕获 urllib3.connectionpool 的日志,不要urllib3包其他模块文件的日志
requests.get("http://www.baidu.com")
如果日志名字是 a.b.c
那么 logging.getLogger("a")可以捕获a文件夹下的所有子文件夹下的所有模块下的日志,
logging.getLogger("a.b")可以捕获a/b文件夹下的所有模块下的日志
logging.getLogger("a.b.c") 可以精确只捕获a/b/c.py 这个模块的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