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stlings 练习总结
作为一名前端全栈开发者,刚开始学习Rust时,给我的感觉是没想象中的难度那么高,学起来还挺轻松…
然而,还是太年轻了,当我开始真的用起来之后,我发现,编译器成为了我前进的“恶梦”,它无时无刻不在教我做人,总是会在不经意间鞭挞我:“你,还很菜呢!”
所以,慢慢的,我开始放弃了保守的学习方式:“先将文档中的内容都大致学会,并记下来”,它让我一直停留在学习的舒适区,对学习Rust来说是很低效的。
Rustlings 其实就是一种很好的学习语言的方式,通过大量的几乎全覆盖式的Rust练习,在练习中不断遇到问题,并解决问题,就像打怪升级,心理上会不断的得到激励感,并不断的做下去。
通过Rustlings的110道题目的练习,其实也让我意识到了,自己以为的会使用Rust了,只是井底之蛙吧了。
练习的内容虽然都在文档中,只看文档学习的化,其实有时候会忽略这些知识的真实用途是什么,也就无法在实际项目中灵活的去使用了。
通过这段时间的练习,不一定让我在Rust的熟练成都有很大的提升,但是让我看到了一个Rust用法的大纲,这已经是一个很好的开始了。
希望在接下来的开发里,不断精进对Rust使用,当然,也不能只专注在语法本身,对操作系统本身知识的学习,会更重要,非常期待!
第一阶段学习总结-ZhongkaiXu
写在前面
这是第二次写rustlings,两个月前应实习要求第一次学习rust和rcore,这次和上次相比稍微熟练了一些,从最开始的一头雾水,到现在已经对rust的简洁性佩服得五体投地。接下来要一些smmu相关的开发,借着这个机会再熟悉了一下rust。以下是一些学习心得。
+学习心得
我认为的rust的核心思想
我觉得rust里最重要的是所有权机制,一个value只能对应一个所有者,即使是函数传参也是一样,虽然刚开始有些不习惯,但是慢慢发现对于锻炼系统软件开发者的思维很有效。
+文档
在做题的时候我会同时打开rust文档,因为太多东西记不住了,需要随用随查,抛开水平不够,感觉这还算是一个不错的习惯,开了一个好头,毕竟后面几个阶段的学习必须依赖riscv/arm的手册。
+最有挑战性的
我觉得在使用rust开发过程中,最难的地方在于如何把程序写的“rust”,比如对于寄存器的访问,rust中有一些优秀的宏如 registers_struct!
,第一次看到这个东西之前还一直停留在c风格的编程思想,包括写的一些算法题也是没有完全发挥出rust的语言特性,希望在后面学习的过程中多参考一些优秀代码,养成好的习惯。
未来展望
马上进入二阶段的学习,临近6月也要做很多其他的工作,希望能做到WLB吧,把握和优秀的同学们交流的机会,学到更多东西。
+第二阶段学习总结-ZhongkaiXu
写在前面
终于在最后一天完成了五道题。
+这是第二次写rCore的课后练习题了,之前偷的懒也还回来了。前三个练习之前写过,就还算顺利,后两个卡了蛮长的时间。
+学习心得
模仿
其实练习里面需要自己构思代码的部分不多,大部分都是在原有代码的基础上添加一些辅助的功能,只要能设计好思路,剩下的就是模仿已经实现的代码。
+比如mmap的实现,我最开始想用现成的 insert_framed_area
,然后还写了一大堆判断是否重复映射的函数,结果在munmap的时候又要整个考虑释放area的部分页,写的自己都懵了。后来回头看原有代码的实现,发现其实mmap就是一个 insert_framed_area
的删减版,不需要area那么大的粒度,直接模仿area里面的btreemap设计一个容器,再重用 insert_framed_area
的代码就行了..
再比如发现自己还是没法摆脱c的风格,for能套个好几层,不过好在能想到rust里面应该不用这么麻烦,然后回头翻原有代码,看看其他地方怎么用迭代器的。
+大胆写 反正有rust_analyzer 反正可以rollback
现在写rust没有那么提心吊胆怕和编译器同归于尽了,还是自动补全的功劳,很多地方分不清要不要解引用、分不清数据类型,不过rust_analyzer会搞定的。
+有些时候乱写一通,最后发现内核挂掉了,只好rollback了,也在群里问过把仓库污染了怎么从头开始,不过大胆写也好过不写,经过n次rollback总算能上手敲代码了。
+未来展望
第三阶段hypervisor我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