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30 lines (19 loc) · 2.73 KB

[记录]docker-registry架构的优点.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30 lines (19 loc) · 2.73 KB

###自己搭建docker镜像服务的考虑

既然是私服,同样需要考虑用户、安全认证、搜索等问题,可以说,docker的开发者在设计镜像服务时就考虑了这些问题,把Web这块留给每个私服的开发者自己去实现,把后端存储抽象成接口来调用。docker-registry的源代码放在这里 。为了保证后续的正常开发使用,我决定先阅读一下这个源码,不过碰上了不少问题:

  • docker-registry是用python实现的,我对python的了解仅仅限于简单的脚本,对python的包、模块、类都不大懂,所以我学习了python

  • docker-registry使用了egg打包发布,gunicorn作为应用服务器(类似tomcat),flask作为mvc框架(类似spring),后面还有sqlalchemy作为搜索后端。这些技术都需要做简单的了解,在需要的时候深入学习。

  • 后端存储,因为镜像最终是以tar.gz的方式静态存储在服务端,不需要实时read或write,所以适用于对象存储而不是块存储,于是问题就转化成找一个或写一个私有的存储驱动,官方支持的驱动有亚马逊AWS S3、ceph-s3、Google gcs、OpenStack swift,glance等等,国内的七牛也写了自己的驱动 ,后面在我的环境需要自己写一个驱动。

  • 搜索,这块我还没涉及,后续再看……

  • Web UI的实现,现在github上已经有好几个项目了,例如docker-registry-web ,docker-registry-frontend,后续再看……

###最后分析一下这个架构的优点

  • 解耦合 docker-hub是web-ui,用户认证,镜像元数据的集合,在这个方面,不同的组织有不同的做法,所以需要独立出来。 docker-registry是所有组织可以复用的部分,单纯用于镜像存储服务。

  • 不重复造轮子 docker-registry自己去实现一套对象存储了吗?没有,因为在对象存储这个领域,已经有很多优秀的实现。 所以docker-registry是一个http接口的服务,仅仅是在对象存储上包了一层镜像的家族谱系,而且底层支持多种对象存储。

  • 水平扩展性 在简单使用场景下,docker-registry也支持本地文件系统存储,可以说是all-in-one的设计,开箱即用。 而当把这个场景扩展,用于大规模企业级的应用时,docker-hub和docker-registry是1:n的关系,registry本身是一个无状态的服务,可以非常容易的水平扩展。 这也是设计者的狡猾之处,他把有状态的部分都抽离了,把存储这个最大的状态机制做成可以放在其他的对象存储上,这样在大规模使用场景下就不会有性能的问题,也不会有单点问题。 任何一个registry挂掉都是可以忍受的,可以被轻易的恢复而没有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