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是人類社會之間「彼此共同約定,記錄工作所得,並可以之交換工作所得的依據」,只要能夠滿足上述條件的東西,都可能被約定作為貨幣。
規模小至學校班級裡的笑臉貼紙換一包薯條,大至數萬年前原始部落的貝殼,或是中國最早的統一流通貨幣 "秦半兩「質如周錢,文曰半兩,重如其文」" 目的都是要能夠簡便的交換彼此工作的成果,用貼紙換乖乖,或用兩條魚換一隻雞,都是一樣的。而那個可以 "延遲交換"、"明天再來拿" 的「記錄證明」就是「錢」「幣」或「錢幣」最早的用途。
想像一種情況,你肚子餓了,想吃雞,低頭看看...手裡剛去湖邊打來的幾條魚,你已經吃魚吃兩禮拜,實在想換個口味了,聽說隔壁村寶博士養的雞又肥又好吃。於是你就:
拿兩條魚,跟寶博士換一隻雞
寶博士一口答應,但是說「不好意思,雞還沒長大,不夠肥嫩,明天來取。」這時候,你舔舔嘴,一手拿出去交換的魚還停在空中滴著水。寶博士看出你的不悅,說道「別擔心,這個給你!」說著掏出一塊長相特異的石頭,圓圓扁扁,中間還有個洞「我們村都用這個跟我換雞。」
你回到村裡,拿著寶博士的雞幣,一夜未眠,到了隔天早晨,又想吃雞,轉頭一看發現隔壁人家的雞也頗肥,於是向那雞的主人說「嘿,我用這個雞幣跟你換你那隻雞好嗎?你過兩天就可以拿這個雞幣去跟寶博士換他的雞。」一聽是遠近馳名的寶博士雞,人家立馬收下雞幣,你提早拿了雞,吃雞飲酒,不亦樂乎。
這個雞幣,和最早的貝殼貨幣,以及知名的雅浦島石幣(Yap)是一樣的意思。都是讓人可以用一個約定好的稀有物件,交換工作成果或商品的東西,這也就是「幣」的功用和意義。
TED Talk 上廣為流傳 由全世界最多天才的地方之一: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所設之「數位貨幣倡議所(MIT Digital Currency Initiative)」總監內哈娜魯拉 (Neha Narula) 主講的「貨幣的未來」:
{% embed url="https://www.ted.com/talks/neha_narula_the_future_of_money?language=zh-TW&utm_campaign=tedspread&utm_medium=referral&utm_source=tedcomshare" %} 其中有提到 Yap 石幣的故事,值得一看 {% endemb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