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701 lines (381 loc) · 54.3 KB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701 lines (381 loc) · 54.3 KB

第1篇 基础篇

第1章 欢迎来到Shader的世界

程序员的三大浪漫:编译原理、操作系统和图形学

第2章 渲染流水线

这一章讲解了现代GPU是如何实现整个渲染流水线的,这些内容对于理解Shader的工作原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CPU和GPU之间的通信

渲染流水线的起点是CPU,即应用阶段。应用阶段大致可分为下面3个阶段:

  • (1)把数据加载到显存中。

  • (2)设置渲染状态。

  • (3)调用Draw Call

GPU流水线

当GPU从CPU那里得到渲染命令后,就会进行一系列流水线操作,最终把图元渲染到屏幕上。GPU渲染的过程就是GPU流水线。对于概念阶段的后两个阶段,即几何阶段和光栅化阶段,开发者无法拥有绝对的控制权,其实现的载体是GPU。GPU通过实现流水线化,大大加快了渲染速度。虽然我们无法完全控制这两个阶段的实现细节,但GPU向开发者开放了很多控制权。

一些容易困惑的地方

  1. OpenGL/DirectX:OpenGL和DirectX就是这些图像应用编程接口,这些接口用于渲染二维或三维图形。

  2. HLSL、GLSL、CG:着色语言是专门用于编写着色器的,常见的着色语言有DirectX的HLSL(HighLevel Shading Language)、OpenGL的GLSL(OpenGL Shading Language)以及NVIDIA的CG(C for Graphic)。HLSL、GLSL、CG都是“高级(High-Level)”语言,但这种高级是相对于汇编语言来说的,而不是像C#相对于C的高级那样。

  3. Draw Call:CPU调用图像编程接口,如OpenGL中的glDrawElements命令或者DirectX中的DrawIndexedPrimitive命令,以命令GPU进行渲染的操作。

  4. 为什么Draw Call多了会影响帧率?

    在每次调用Draw Call之前,CPU需要向GPU发送很多内容,包括数据、状态和命令等。在这一阶段,CPU需要完成很多工作,例如检查渲染状态等。而一旦CPU完成了这些准备工作,GPU就可以开始本次的渲染。GPU的渲染能力是很强的,渲染200个还是2000个三角网格通常没有什么区别,因此渲染速度往往快于CPU提交命令的速度。如果Draw Call的数量太多,CPU就会把大量时间花费在提交Draw Call上,造成CPU的过载。

  5. 固定管线渲染:在较旧的GPU上实现的渲染流水线。这种流水线只给开发者提供一些配置操作,但开发者没有对流水线阶段的完全控制权。

Shader定义

  • GPU流水线上一些可高度编程的阶段,而由着色器编译出来的最终代码是会在GPU上运行的(对于固定管线的渲染来说,着色器有时等同于一些特定的渲染设置);
  • 有一些特定类型的着色器,如顶点着色器、片元着色器等;
  • 依靠着色器我们可以控制流水线中的渲染细节,例如用顶点着色器来进行顶点变换以及传递数据,用片元着色器来进行逐像素的渲染。

第3章 Unity Shader基础

这一章将讲解Unity Shader的实现原理和基本语法,同时也将为读者解答一些常见的困惑点。

Unity Shader的基础:ShaderLab

Unity Shader是Unity为开发者提供的高层级的渲染抽象层。

Unity Shader的结构

  1. 命名:每个Unity Shader文件的第一行都需要通过Shader语义来指定该Unity Shader的名字。这个名字由一个字符串来定义,例如“MyShader”。当为材质选择使用的Unity Shader时,这些名称就会出现在材质面板的下拉列表里。通过在字符串中添加斜杠(“/”),可以控制Unity Shader在材质面板中出现的位置。
  2. Properties:Properties语义块中包含了一系列属性(property),这些属性将会出现在材质面板中。
  3. SubShader:每一个Unity Shader文件可以包含多个SubShader语义块,但最少要有一个。当Unity需要加载这个Unity Shader时,Unity会扫描所有的SubShader语义块,然后选择第一个能够在目标平台上运行的SubShader。如果都不支持的话,Unity就会使用Fallback语义指定的Unity Shader。
  4. Fallback:紧跟在各个SubShader语义块后面的,可以是一个Fallback指令。它用于告诉Unity, “如果上面所有的SubShader在这块显卡上都不能运行,那么就使用这个最低级的Shader吧!”

Unity Shader的形式

  1. 表面着色器(Surface Shader)

    表面着色器(Surface Shader)是Unity自己创造的一种着色器代码类型。它需要的代码量很少,Unity在背后做了很多工作,但渲染的代价比较大。它在本质上和下面要讲到的顶点/片元着色器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当给Unity提供一个表面着色器的时候,它在背后仍旧把它转换成对应的顶点/片元着色器。我们可以理解成,表面着色器是Unity对顶点/片元着色器的更高一层的抽象。它存在的价值在于,Unity为我们处理了很多光照细节,使得我们不需要再操心这些“烦人的事情”。

  2. 顶点/片元着色器

    顶点/片元着色器的代码也需要定义在CGPROGRAM和ENDCG之间,但不同的是,顶点/片元着色器是写在Pass语义块内,而非SubShader内的。原因是,我们需要自己定义每个Pass需要使用的Shader代码。虽然我们可能需要编写更多的代码,但带来的好处是灵活性很高。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控制渲染的实现细节。

  3. 固定函数着色器(FixedFunction Shader)

    上面两种Unity Shader形式都使用了可编程管线。而对于一些较旧的设备(其GPU仅支持DirectX 7.0、OpenGL 1.5或OpenGL ES 1.1),例如iPhone 3,它们不支持可编程管线着色器,因此,这时候我们就需要使用固定函数着色器(FixedFunction Shader)来完成渲染。

答疑解惑

  1. Unity Shader和CG/HLSL之间的关系

    Unity Shader是用ShaderLab语言编写的,但对于表面着色器和顶点/片元着色器,我们可以在ShaderLab内部嵌套CG/HLSL语言来编写这些着色器代码。在提供给编程人员这些便利的背后,Unity编辑器会把这些CG片段编译成低级语言,如汇编语言等。通常,Unity会自动把这些CG片段编译到所有相关平台(这里的平台是指不同的渲染平台,例如Direct3D 9、OpenGL、Direct3D 11、OpenGL ES等)上。这些编译过程比较复杂,Unity会使用不同的编译器来把CG转换成对应平台的代码。这样就不会在切换平台时再重新编译,而且如果代码在某些平台上发生错误就可以立刻得到错误信息。

    “我就是不想用CG/HLSL来写!就是要使用GLSL来写!”,但是这意味着你可以发布的目标平台就只有Mac OS X、OpenGL ES 2.0或者Linux,而对于PC、Xbox 360这样的仅支持DirectX的平台来说,你就放弃它们了。

第4章 学习Shader所需的数学基础

本章将为读者讲解渲染过程中常见的数学知识,如矢量、矩阵运算、坐标空间等。本章内容可以大大帮助读者理解Shader中的数学运算。为了帮助读者加深理解,我们在讲解过程中以一个具体的例子来阐述“一头奶牛的鼻子是如何一步步被绘制到屏幕上的”。

Unity Shader的内置变量(数学篇)

第2篇 初级篇

第5章 开始Unity Shader学习之旅

本章将实现一个简单的顶点/片元着色器,并详细解释其中每个步骤的原理,这需要读者对之前基础篇的内容有所理解。本章还会给出关于Unity Shader的一些常用的辅助技巧,例如如何调试、查看内置代码以及编写规范等。

Unity提供的内置文件和变量

  1. Unity中一些常用的包含文件

  1. UnityCG.cginc中一些常用的结构体

  1. UnityCG.cginc中一些常用的帮助函数

Unity提供的CG/HLSL语义

  1. 从应用阶段传递模型数据给顶点着色器时Unity支持的常用语义

  2. 从顶点着色器传递数据给片元着色器时Unity使用的常用语义

  3. 片元着色器输出时Unity支持的常用语义

Debug

  1. 使用假彩色图像
  2. 利用神器:Visual Studio——Graphics Debugger

渲染平台的差异

  1. 渲染纹理的坐标差异

  2. Shader的语法差异:DirectX 9/11对Shader的语义更加严格

  3. Shader的语义差异

    • 使用SV_POSITION来描述顶点着色器输出的顶点位置。一些Shader使用了POSITION语义,但这些Shader无法在索尼PS4平台上或使用了细分着色器的情况下正常工作。
    • 使用SV_Target来描述片元着色器的输出颜色。一些Shader使用了COLOR或者COLOR0语义,同样的,这些Shader无法在索尼PS4上正常工作。

Shader整洁之道

  1. float、half还是fixed

  2. 规范语法:我们提到DirectX平台对Shader的语义有更加严格的要求。这意味着,如果我们要发布到DirectX平台上就需要使用更严格的语法。例如,使用和变量类型相匹配的参数数目来对变量进行初始化。

  3. 避免不必要的计算

  4. 慎用分支和循环语句

  5. 不要除以0

第6章 Unity中的基础光照

本章将学习如何在Shader中实现基本的光照模型,如漫反射、高光反射等。我们首先解释如何从无到有实现一个光照模型,最后给出使用Unity提供的内置函数来实现的版本。

标准光照模型

标准光照模型只关心直接光照(direct light),也就是那些直接从光源发射出来照射到物体表面后,经过物体表面的一次反射直接进入摄像机的光线。

  • 自发光(emissive) 这个部分用于描述当给定一个方向时,一个表面本身会向该方向发射多少辐射量。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没有使用全局光照(global illumination)技术,这些自发光的表面并不会真的照亮周围的物体,而是它本身看起来更亮了而已。

  • 高光反射(specular) 这个部分用于描述当光线从光源照射到模型表面时,该表面会在完全镜面反射方向散射多少辐射量。

  • 漫反射(diffuse) 这个部分用于描述,当光线从光源照射到模型表面时,该表面会向每个方向散射多少辐射量。

    漫反射光照符合兰伯特定律(Lambert's law):反射光线的强度与表面法线和光源方向之间夹角的余弦值成正比。

  • 环境光(ambient) 它用于描述其他所有的间接光照。在标准光照模型中,我们使用了一种被称为环境光的部分来近似模拟间接光照。环境光的计算非常简单,它通常是一个全局变量,即场景中的所有物体都使用这个环境光。

虽然标准光照模型仅仅是一个经验模型,也就是说,它并不完全符合真实世界中的光照现象。但由于它的易用性、计算速度和得到的效果都比较好,因此仍然被广泛使用。

但这种模型有很多局限性。首先,有很多重要的物理现象无法用Blinn-Phong模型表现出来,例如菲涅耳反射(Fresnel reflection)。其次,Blinn-Phong模型是各项同性(isotropic)的,也就是说,当我们固定视角和光源方向旋转这个表面时,反射不会发生任何改变。但有些表面是具有各向异性(anisotropic)反射性质的,例如拉丝金属、毛发等。

Unity内置的函数

第7章 基础纹理

这一章将会讲述如何在Unity Shader中使用法线纹理、遮罩纹理等基础纹理,着重讲述纹理采样的原理。

纹理最初的目的就是使用一张图片来控制模型的外观。使用纹理映射(texture mapping)技术,我们可以把一张图“黏”在模型表面,逐纹素(texel)(纹素的名字是为了和像素进行区分)地控制模型的颜色。

7.1 单张纹理

mipmapping

纹理缩小的过程比放大更加复杂一些,此时原纹理中的多个像素将会对应一个目标像素。纹理缩放更加复杂的原因在于我们往往需要处理抗锯齿问题,一个最常使用的方法就是使用多级渐远纹理(mipmapping)技术。其中“mip”是拉丁文“multum in parvo”的缩写,它的意思是“在一个小空间中有许多东西”。如同它的名字,多级渐远纹理技术将原纹理提前用滤波处理来得到很多更小的图像,形成了一个图像金字塔,每一层都是对上一层图像降采样的结果。

7.2 凹凸映射

纹理的另一种常见的应用就是凹凸映射(bump mapping)。凹凸映射的目的是使用一张纹理来修改模型表面的法线,以便为模型提供更多的细节。这种方法不会真的改变模型的顶点位置,只是让模型看起来好像是“凹凸不平”的,但可以从模型的轮廓处看出“破绽”。

有两种主要的方法可以用来进行凹凸映射:

一种方法是使用一张高度纹理(heightmap)来模拟表面位移(displacement),然后得到一个修改后的法线值,这种方法也被称为高度映射(height mapping);

另一种方法则是使用一张法线纹理(normal map)来直接存储表面法线,这种方法又被称为法线映射(normalmapping)。

7.3 渐变纹理

尽管在一开始,我们在渲染中使用纹理是为了定义一个物体的颜色,但后来人们发现,纹理其实可以用于存储任何表面属性。一种常见的用法就是使用渐变纹理来控制漫反射光照的结果。在之前计算漫反射光照时,我们都是使用表面法线和光照方向的点积结果与材质的反射率相乘来得到表面的漫反射光照。

使用这种技术,可以保证物体的轮廓线相比于之前使用的传统漫反射光照更加明显,而且能够提供多种色调变化。而现在,很多卡通风格的渲染中都使用了这种技术。

7.4 遮罩纹理

遮罩允许我们可以保护某些区域,使它们免于某些修改。例如,在之前的实现中,我们都是把高光反射应用到模型表面的所有地方,即所有的像素都使用同样大小的高光强度和高光指数。但有时,我们希望模型表面某些区域的反光强烈一些,而某些区域弱一些。为了得到更加细腻的效果,我们就可以使用一张遮罩纹理来控制光照。

另一种常见的应用是在制作地形材质时需要混合多张图片,例如表现草地的纹理、表现石子的纹理、表现裸露土地的纹理等,使用遮罩纹理可以控制如何混合这些纹理。

使用遮罩纹理的流程一般是:通过采样得到遮罩纹理的纹素值,然后使用其中某个(或某几个)通道的值(例如texel.r)来与某种表面属性进行相乘,这样,当该通道的值为0时,可以保护表面不受该属性的影响。总而言之,使用遮罩纹理可以让美术人员更加精准(像素级别)地控制模型表面的各种性质。

第8章 透明效果

这一章首先介绍了渲染的实现原理,并给出了和Unity的渲染顺序相关的重要内容。在了解了这些内容的基础上,我们将学习如何实现透明度测试和透明度混合等透明效果。

在Unity中,我们通常使用两种方法来实现透明效果:第一种是使用透明度测试(Alpha Test),这种方法其实无法得到真正的半透明效果;另一种是透明度混合(Alpha Blending)。

渲染顺序

根据深度缓存中的值来判断该片元距离摄像机的距离,当渲染一个片元时,需要把它的深度值和已经存在于深度缓冲中的值进行比较(如果开启了深度测试),如果它的值距离摄像机更远,那么说明这个片元不应该被渲染到屏幕上(有物体挡住了它);否则,这个片元应该覆盖掉此时颜色缓冲中的像素值,并把它的深度值更新到深度缓冲中(如果开启了深度写入)。

Unity Shader的渲染顺序

Unity提前定义的5个渲染队列

透明度测试

它采用一种“霸道极端”的机制,只要一个片元的透明度不满足条件(通常是小于某个阈值),那么它对应的片元就会被舍弃。被舍弃的片元将不会再进行任何处理,也不会对颜色缓冲产生任何影响;否则,就会按照普通的不透明物体的处理方式来处理它,即进行深度测试、深度写入等。也就是说,透明度测试是不需要关闭深度写入的,它和其他不透明物体最大的不同就是它会根据透明度来舍弃一些片元。虽然简单,但是它产生的效果也很极端,要么完全透明,即看不到,要么完全不透明,就像不透明物体那样。

透明度混合

这种方法可以得到真正的半透明效果。它会使用当前片元的透明度作为混合因子,与已经存储在颜色缓冲中的颜色值进行混合,得到新的颜色。但是,透明度混合需要关闭深度写入(我们下面会讲为什么需要关闭),这使得我们要非常小心物体的渲染顺序。需要注意的是,透明度混合只关闭了深度写入,但没有关闭深度测试。这意味着,当使用透明度混合渲染一个片元时,还是会比较它的深度值与当前深度缓冲中的深度值,如果它的深度值距离摄像机更远,那么就不会再进行混合操作。这一点决定了,当一个不透明物体出现在一个透明物体的前面,而我们先渲染了不透明物体,它仍然可以正常地遮挡住透明物体。也就是说,对于透明度混合来说,深度缓冲是只读的。

ShaderLab的混合命令

  1. ShaderLab中设置混合因子的命令

  1. ShaderLab中的混合因子

  2. ShaderLab中的混合操作

双面渲染的透明效果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一个物体是透明的,意味着我们不仅可以透过它看到其他物体的样子,也可以看到它内部的结构。但在前面实现的透明效果中,无论是透明度测试还是透明度混合,我们都无法观察到正方体内部及其背面的形状,导致物体看起来就好像只有半个一样。这是因为,默认情况下渲染引擎剔除了物体背面(相对于摄像机的方向)的渲染图元,而只渲染了物体的正面。如果我们想要得到双面渲染的效果,可以使用Cull指令来控制需要剔除哪个面的渲染图元。

第3篇 中级篇

第9章 更复杂的光照

本章首先讲解Unity中的3种渲染路径和3种重要的光源类型,再解释如何在前向渲染路径中实现包含了光照衰减、阴影等效果的完整的光照计算。在本章最后,我们会给出基于之前学习内容实现的包含了完整光照计算的Unity Shader。

Unity的渲染路径

渲染路径(Rendering Path)决定了光照是如何应用到Unity Shader中的。

  1. 前向渲染路径

    (1) 每进行一次完整的前向渲染,我们需要渲染该对象的渲染图元,并计算两个缓冲区的信息:一个是颜色缓冲区,一个是深度缓冲区。我们利用深度缓冲来决定一个片元是否可见,如果可见就更新颜色缓冲区中的颜色值。

    (2) 在Unity中,前向渲染路径有3种处理光照(即照亮物体)的方式:逐顶点处理、逐像素处理,球谐函数(Spherical Harmonics, SH)处理。而决定一个光源使用哪种处理模式取决于它的类型和渲染模式。

    (3) Unity使用的判断规则如下。

    • 场景中最亮的平行光总是按逐像素处理的。
    • 渲染模式被设置成Not Important的光源,会按逐顶点或者SH处理。
    • 渲染模式被设置成Important的光源,会按逐像素处理。
    • 如果根据以上规则得到的逐像素光源数量小于Quality Setting中的逐像素光源数量(Pixel Light Count),会有更多的光源以逐像素的方式进行渲染。

    (4)前向渲染可以使用的内置光照变量

    (5) 前向渲染可以使用的内置光照函数

  2. 顶点照明渲染路径

    (1) 顶点照明渲染路径是对硬件配置要求最少、运算性能最高,但同时也是得到的效果最差的一种类型,它不支持那些逐像素才能得到的效果,例如阴影、法线映射、高精度的高光反射等。实际上,它仅仅是前向渲染路径的一个子集,也就是说,所有可以在顶点照明渲染路径中实现的功能都可以在前向渲染路径中完成。

    (2) 顶点照明渲染路径中可以使用的内置变量

    (3) 顶点照明渲染路径中可以使用的内置函数

  3. 延迟渲染路径

    (1) 延迟渲染主要包含了两个Pass。在第一个Pass中,我们不进行任何光照计算,而是仅仅计算哪些片元是可见的,这主要是通过深度缓冲技术来实现,当发现一个片元是可见的,我们就把它的相关信息存储到G缓冲区中。然后,在第二个Pass中,我们利用G缓冲区的各个片元信息,例如表面法线、视角方向、漫反射系数等,进行真正的光照计算。

    (2) Unity有两种延迟渲染路径,一种是遗留的延迟渲染路径,即Unity 5之前使用的延迟渲染路径,而另一种是Unity5.x中使用的延迟渲染路径。如果游戏中使用了大量的实时光照,那么我们可能希望选择延迟渲染路径,但这种路径需要一定的硬件支持。

    (3) 延迟渲染缺点

    • 不支持真正的抗锯齿(anti-aliasing)功能。
    • 不能处理半透明物体。
    • 对显卡有一定要求。如果要使用延迟渲染的话,显卡必须支持MRT(Multiple Render Targets)、Shader Mode 3.0及以上、深度渲染纹理以及双面的模板缓冲。

    (4) 延迟渲染路径中可以使用的内置变量

Unity的光源类型

平行光、点光源、聚光灯和面光源(area light)

Unity的光照衰减

  1. 用于光照衰减的纹理
  2. 使用数学公式计算衰减

Unity的阴影

在实时渲染中,我们最常使用的是一种名为Shadow Map的技术。这种技术理解起来非常简单,它会首先把摄像机的位置放在与光源重合的位置上,那么场景中该光源的阴影区域就是那些摄像机看不到的地方。

在前向渲染路径中,如果场景中最重要的平行光开启了阴影,Unity就会为该光源计算它的阴影映射纹理(shadowmap)。这张阴影映射纹理本质上也是一张深度图,它记录了从该光源的位置出发、能看到的场景中距离它最近的表面位置(深度信息)。

第10章 高级纹理

这一章将会讲解如何在Unity Shader中使用立方体纹理、渲染纹理和程序纹理等高级纹理。

立方体纹理

在图形学中,立方体纹理(Cubemap)是环境映射(Environment Mapping)的一种实现方法。环境映射可以模拟物体周围的环境,而使用了环境映射的物体可以看起来像镀了层金属一样反射出周围的环境。

和之前见到的纹理不同,立方体纹理一共包含了6张图像,这些图像对应了一个立方体的6个面,立方体纹理的名称也由此而来。立方体的每个面表示沿着世界空间下的轴向(上、下、左、右、前、后)观察所得的图像。

  1. 天空盒子
  2. 环境映射:模拟出金属质感的材质
  3. 反射:使用了反射效果的物体通常看起来就像镀了层金属
  4. 折射
  5. 菲涅耳反射:菲涅耳反射描述了一种光学现象,即当光线照射到物体表面上时,一部分发生反射,一部分进入物体内部,发生折射或散射。

渲染纹理

现代的GPU允许我们把整个三维场景渲染到一个中间缓冲中,即渲染目标纹理(Render Target Texture, RTT),而不是传统的帧缓冲或后备缓冲(backbuffer)。与之相关的是多重渲染目标(Multiple Render Target, MRT),这种技术指的是GPU允许我们把场景同时渲染到多个渲染目标纹理中,而不再需要为每个渲染目标纹理单独渲染完整的场景。延迟渲染就是使用多重渲染目标的一个应用。

Unity为渲染目标纹理定义了一种专门的纹理类型——渲染纹理(Render Texture)。在Unity中使用渲染纹理通常有两种方式:

一种方式是在Project目录下创建一个渲染纹理,然后把某个摄像机的渲染目标设置成该渲染纹理,这样一来该摄像机的渲染结果就会实时更新到渲染纹理中,而不会显示在屏幕上。使用这种方法,我们还可以选择渲染纹理的分辨率、滤波模式等纹理属性。

另一种方式是在屏幕后处理时使用GrabPass命令或OnRenderImage函数来获取当前屏幕图像,Unity会把这个屏幕图像放到一张和屏幕分辨率等同的渲染纹理中,下面我们可以在自定义的Pass中把它们当成普通的纹理来处理,从而实现各种屏幕特效。我们将依次学习这两种方法在Unity中的实现(OnRenderImage函数会在第12章中讲到)。

  1. 镜子效果
  2. 玻璃效果
  3. 水中投影

程序纹理

程序纹理(Procedural Texture)指的是那些由计算机生成的图像,我们通常使用一些特定的算法来创建个性化图案或非常真实的自然元素,例如木头、石子等。

使用程序纹理的好处在于我们可以使用各种参数来控制纹理的外观,而这些属性不仅仅是那些颜色属性,甚至可以是完全不同类型的图案属性,这使得我们可以得到更加丰富的动画和视觉效果。

第11章 让画面动起来

静态的画面往往是无趣的。这一章将帮助读者学习如何在Shader中使用时间变量来实现纹理动画、顶点动画等动态效果。

Unity Shader中的内置变量(时间篇)

纹理动画

  1. 序列帧动画

    每个时刻计算该时刻下应该播放的关键帧的位置,并对该关键帧进行纹理采样

  2. 滚动的背景

顶点动画

  1. 流动的河流

    它的原理通常就是使用正弦函数等来模拟水流的波动效果。

  2. 广告牌技术

    广告牌技术会根据视角方向来旋转一个被纹理着色的多边形(通常就是简单的四边形,这个多边形就是广告牌),使得多边形看起来好像总是面对着摄像机。广告牌技术被用于很多应用,比如渲染烟雾、云朵、闪光效果等。

    广告牌技术的本质就是构建旋转矩阵,而我们知道一个变换矩阵需要3个基向量。广告牌技术使用的基向量通常就是表面法线(normal)、指向上的方向(up)以及指向右的方向(right)。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指定一个锚点(anchorlocation),这个锚点在旋转过程中是固定不变的,以此来确定多边形在空间中的位置。

第4篇 高级篇

第12章 屏幕后处理效果

屏幕特效是游戏中常用的渲染手法之一。这一章将介绍如何在Unity中实现一个基本的屏幕后处理脚本系统,并给出一些基本的屏幕特效的实现原理,如高斯模糊、边缘检测等。

边缘检测

边缘检测的原理是利用一些边缘检测算子对图像进行卷积(convolution)操作

  1. 卷积

    在图像处理中,卷积操作指的就是使用一个卷积核(kernel)对一张图像中的每个像素进行一系列操作。卷积核通常是一个四方形网格结构(例如2×2、3×3的方形区域),该区域内每个方格都有一个权重值。当对图像中的某个像素进行卷积时,我们会把卷积核的中心放置于该像素上,如图12.4所示,翻转核之后再依次计算核中每个元素和其覆盖的图像像素值的乘积并求和,得到的结果就是该位置的新像素值。

  2. 边界

    如果相邻像素之间存在差别明显的颜色、亮度、纹理等属性,我们就会认为它们之间应该有一条边界。这种相邻像素之间的差值可以用梯度(gradient)来表示,可以想象得到,边缘处的梯度绝对值会比较大。

  3. 基于边界的理解,有几种不同的边缘检测算子被先后提出来。

    它们都包含了两个方向的卷积核,分别用于检测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边缘信息。在进行边缘检测时,我们需要对每个像素分别进行一次卷积计算,得到两个方向上的梯度值Gx和Gy,而整体的梯度可按下面的公式计算而得: $$ G=\sqrt{G_{x}^{2}+G_{y}^{2}} $$ 当得到梯度G后,我们就可以据此来判断哪些像素对应了边缘(梯度值越大,越有可能是边缘点)。

高斯模糊

模糊的实现有很多方法,例如均值模糊和中值模糊。均值模糊同样使用了卷积操作,它使用的卷积核中的各个元素值都相等,且相加等于1,也就是说,卷积后得到的像素值是其邻域内各个像素值的平均值。而中值模糊则是选择邻域内对所有像素排序后的中值替换掉原颜色。一个更高级的模糊方法是高斯模糊。

Bloom效果

Bloom的实现原理非常简单:我们首先根据一个阈值提取出图像中的较亮区域,把它们存储在一张渲染纹理中,再利用高斯模糊对这张渲染纹理进行模糊处理,模拟光线扩散的效果,最后再将其和原图像进行混合,得到最终的效果。

运动模糊

运动模糊的实现有多种方法。一种实现方法是利用一块累积缓存(accumulation buffer)来混合多张连续的图像。当物体快速移动产生多张图像后,我们取它们之间的平均值作为最后的运动模糊图像。然而,这种暴力的方法对性能的消耗很大,因为想要获取多张帧图像往往意味着我们需要在同一帧里渲染多次场景。另一种应用广泛的方法是创建和使用速度缓存(velocity buffer),这个缓存中存储了各个像素当前的运动速度,然后利用该值来决定模糊的方向和大小。

第13章 使用深度和法线纹理

使用深度和法线纹理可以帮助我们实现很多屏幕特效。本章将介绍如何在Unity中获取这些特殊的纹理来实现屏幕特效。

深度和法线纹理

深度纹理实际就是一张渲染纹理,只不过它里面存储的像素值不是颜色值,而是一个高精度的深度值。由于被存储在一张纹理中,深度纹理里的深度值范围是[0,1],而且通常是非线性分布的。

深度值来自于顶点变换后得到的归一化的设备坐标(Normalized Device Coordinates ,NDC)。

全局雾效

基于屏幕后处理的全局雾效的关键是,根据深度纹理来重建每个像素在世界空间下的位置。我们在模拟运动模糊时已经实现了这个要求,即构建出当前像素的NDC坐标,再通过当前摄像机的视角*投影矩阵的逆矩阵来得到世界空间下的像素坐标,但是,这样的实现需要在片元着色器中进行矩阵乘法的操作,而这通常会影响游戏性能。在本节中,我们将会使用快速从深度纹理中重建世界坐标的方法。这种方法首先对图像空间下的视锥体射线(从摄像机出发,指向图像上的某点的射线)进行插值,这条射线存储了该像素在世界空间下到摄像机的方向信息。然后,我们把该射线和线性化后的视角空间下的深度值相乘,再加上摄像机的世界位置,就可以得到该像素在世界空间下的位置。当我们得到世界坐标后,就可以轻松地使用各个公式来模拟全局雾效了。

再谈边缘检测

  1. 使用Sobel算子对屏幕图像进行边缘检测实现描边的效果,这种直接利用颜色信息进行边缘检测的方法会产生很多我们不希望得到的边缘线,可以看出,物体的纹理、阴影等位置也被描上黑边,而这往往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
  2. 在深度和法线纹理上进行边缘检测,这些图像不会受纹理和光照的影响,而仅仅保存了当前渲染物体的模型信息,通过这样的方式检测出来的边缘更加可靠。

第14章 非真实感渲染

这一章将会给出常见的非真实感渲染的算法,如卡通渲染、素描风格的渲染等。本章的扩展阅读部分可以帮助读者找到更多其他类型的非真实感渲染的实现方法。

卡通风格的渲染

  1. 渲染轮廓线

    • 基于观察角度和表面法线的轮廓线渲染。这种方法使用视角方向和表面法线的点乘结果来得到轮廓线的信息。这种方法简单快速,可以在一个Pass中就得到渲染结果,但局限性很大,很多模型渲染出来的描边效果都不尽如人意。
    • 过程式几何轮廓线渲染。这种方法的核心是使用两个Pass渲染。第一个Pass渲染背面的面片,并使用某些技术让它的轮廓可见;第二个Pass再正常渲染正面的面片。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快速有效,并且适用于绝大多数表面平滑的模型,但它的缺点是不适合类似于立方体这样平整的模型。
    • 基于图像处理的轮廓线渲染。我们在第12、13章介绍的边缘检测的方法就属于这个类别。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可以适用于任何种类的模型。但它也有自身的局限所在,一些深度和法线变化很小的轮廓无法被检测出来,例如桌子上的纸张。
    • 基于轮廓边检测的轮廓线渲染。上面提到的各种方法,一个最大的问题是,无法控制轮廓线的风格渲染。对于一些情况,我们希望可以渲染出独特风格的轮廓线,例如水墨风格等。
    • 为此,我们希望可以检测出精确的轮廓边,然后直接渲染它们。检测一条边是否是轮廓边的公式很简单,我们只需要检查和这条边相邻的两个三角面片
    • 最后一个种类就是混合了上述的几种渲染方法。例如,首先找到精确的轮廓边,把模型和轮廓边渲染到纹理中,再使用图像处理的方法识别出轮廓线,并在图像空间下进行风格化渲染。
  2. 高光

    卡通风格中的高光往往是模型上一块块分界明显的纯色区域,卡通风格中的高光往往是模型上一块块分界明显的纯色区域,对于卡通渲染需要的高光反射光照模型,我们同样需要计算normal和half Dir的点乘结果,但不同的是,我们把该值和一个阈值进行比较,如果小于该阈值,则高光反射系数为0,否则返回1。

素描风格的渲染

另一个非常流行的非真实感渲染是素描风格的渲染。微软研究院的Praun等人在2001年的SIGGRAPH上发表了一篇非常著名的论文。在这篇文章中,他们使用了提前生成的素描纹理来实现实时的素描风格渲染,这些纹理组成了一个色调艺术映射(Tonal Art Map, TAM),如图所示。在图中,从左到右纹理中的笔触逐渐增多,用于模拟不同光照下的漫反射效果,从上到下则对应了每张纹理的多级渐远纹理(mipmaps)。这些多级渐远纹理的生成并不是简单的对上一层纹理进行降采样,而是需要保持笔触之间的间隔,以便更真实地模拟素描效果。

第15章 使用噪声

本章给出了噪声在游戏渲染中的一些应用。

消融效果

原理非常简单,概括来说就是噪声纹理+透明度测试。我们使用对噪声纹理采样的结果和某个控制消融程度的阈值比较,如果小于阈值,就使用clip函数把它对应的像素裁剪掉,这些部分就对应了图中被“烧毁”的区域。而镂空区域边缘的烧焦效果则是将两种颜色混合,再用pow函数处理后,与原纹理颜色混合后的结果。

水波效果

在模拟实时水面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也会使用噪声纹理。此时,噪声纹理通常会用作一个高度图,以不断修改水面的法线方向。为了模拟水不断流动的效果,我们会使用和时间相关的变量来对噪声纹理进行采样,当得到法线信息后,再进行正常的反射+折射计算,得到最后的水面波动效果。

第16章 Unity中的渲染优化技术

优化往往是游戏渲染中的重点,这一章介绍了Unity中针对移动平台使用的常见的优化技巧。

程序优化的第一条准则:不要优化。程序优化的第二条准则(仅针对专家!):不要优化。

移动平台的特点

和PC平台相比,移动平台上的GPU架构有很大的不同。由于处理资源等条件的限制,移动设备上的GPU架构专注于尽可能使用更小的带宽和功能,也由此带来了许多和PC平台完全不同的现象。

例如,为了尽可能移除那些隐藏的表面,减少overdraw(即一个像素被绘制多次), Power VR芯片(通常用于iOS设备和某些Android设备)使用了基于瓦片的延迟渲染(Tiled-based Deferred Rendering, TBDR)架构,把所有的渲染图像装入一个个瓦片(tile)中,再由硬件找到可见的片元,而只有这些可见片元才会执行片元着色器。另一些基于瓦片的GPU架构,如Adreno(高通的芯片)和Mali(ARM的芯片)则会使用Early-Z或相似的技术进行一个低精度的的深度检测,来剔除那些不需要渲染的片元。还有一些GPU,如Tegra(英伟达的芯片),则使用了传统的架构设计,因此在这些设备上,overdraw更可能造成性能的瓶颈。

影响性能的因素

  1. CPU。

    • 过多的draw call。
    • 复杂的脚本或者物理模拟。
  2. GPU。

    • 顶点处理。

      ➢ 过多的顶点。

      ➢ 过多的逐顶点计算。

    • 片元处理。

      ➢ 过多的片元(既可能是由于分辨率造成的,也可能是由于overdraw造成的)。

      ➢ 过多的逐片元计算。

  3. 带宽。

    • 使用了尺寸很大且未压缩的纹理。
    • 分辨率过高的帧缓存。

Unity中的渲染分析工具

渲染统计窗口(Rendering Statistics Window)、性能分析器(Profiler),以及帧调试器(Frame Debugger)

减少draw call数目

批处理(batching)

批处理的实现原理就是为了减少每一帧需要的draw call数目。为了把一个对象渲染到屏幕上,CPU需要检查哪些光源影响了该物体,绑定shader并设置它的参数,再把渲染命令发送给GPU。当场景中包含了大量对象时,这些操作就会非常耗时。

  1. 动态批处理
  2. 静态批处理
  3. 共享材质:无论是动态批处理还是静态批处理,都要求模型之间需要共享同一个材质。但不同的模型之间总会需要有不同的渲染属性,例如,使用不同的纹理、颜色等。这时,我们需要一些策略来尽可能地合并材质。如果两个材质之间只有使用的纹理不同,我们可以把这些纹理合并到一张更大的纹理中,这张更大的纹理被称为是一张图集(atlas)。一旦使用了同一张纹理,我们就可以使用同一个材质,再使用不同的采样坐标对纹理采样即可。
  4. 批处理的注意事项
    • 尽可能选择静态批处理,但得时刻小心对内存的消耗,并且记住经过静态批处理的物体不可以再被移动。
    • 如果无法进行静态批处理,而要使用动态批处理的话,那么请小心上面提到的各种条件限制。例如,尽可能让这样的物体少并且尽可能让这些物体包含少量的顶点属性和顶点数目。
    • 对于游戏中的小道具,例如可以捡拾的金币等,可以使用动态批处理。
    • 对于包含动画的这类物体,我们无法全部使用静态批处理,但其中如果有不动的部分,可以把这部分标识成“Static”。

减少需要处理的顶点数目

尽管draw call是一个重要的性能指标,但顶点数目同样有可能成为GPU的性能瓶颈。

  1. 优化几何体:而在建模时,有一条规则我们需要记住:尽可能减少模型中三角面片的数目,一些对于模型没有影响、或是肉眼非常难察觉到区别的顶点都要尽可能去掉。
  2. 模型的LOD技术
  3. 遮挡剔除技术

减少需要处理的片元数目

另一个造成GPU瓶颈的是需要处理过多的片元。这部分优化的重点在于减少overdraw。简单来说,overdraw指的就是同一个像素被绘制了多次。

  1. 控制绘制顺序
    • 由于深度测试的存在,如果我们可以保证物体都是从前往后绘制的,那么就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overdraw。这是因为,在后面绘制的物体由于无法通过深度测试,因此,就不会再进行后面的渲染处理。
    • (如“Transparent”“Overlay”等)的物体,则是从后往前绘制的。这意味着,我们可以尽可能地把物体的队列设置为不透明物体的渲染队列,而尽量避免使用半透明队列。
  2. 时刻警惕透明物体:对于半透明对象来说,由于它们没有开启深度写入,因此,如果要得到正确的渲染效果,就必须从后往前渲染。这意味着,半透明物体几乎一定会造成overdraw。如果我们不注意这一点,在一些机器上可能会造成严重的性能下降。例如,对于GUI对象来说,它们大多被设置成了半透明,如果屏幕中GUI占据的比例太多,而主摄像机又没有进行调整而是投影整个屏幕,那么GUI就会造成大量overdraw。
  3. 减少实时光照和阴影
    • 实时光照对于移动平台是一种非常昂贵的操作。如果场景中包含了过多的点光源,并且使用了多个Pass的Shader,那么很有可能会造成性能下降。例如,一个场景里如果包含了3个逐像素的点光源,而且使用了逐像素的Shader,那么很有可能将draw call数目(CPU的瓶颈)提高3倍,同时也会增加overdraw(GPU的瓶颈)。这是因为,对于逐像素的光源来说,被这些光源照亮的物体需要被再渲染一次。更糟糕的是,无论是静态批处理还是动态批处理,对于这种额外的处理逐像素光源的Pass都无法进行批处理,也就是说,它们会中断批处理。
    • 使用了烘焙技术,把光照提前烘焙到一张光照纹理(lightmap)中,然后在运行时刻只需要根据纹理采样得到光照结果即可。另一个模拟光源的方法是使用God Ray。场景中很多小型光源的效果都是靠这种方法模拟的。它们一般并不是真的光源,很多情况是通过透明纹理模拟得到的。
    • 把复杂的光照计算存储到一张查找纹理(lookup texture,也被称为查找表,lookup table, LUT)中。然后在运行时刻,我们只需要使用光源方向、视角方向、法线方向等参数,对LUT采样得到光照结果即可。使用这样的查找纹理,不仅可以让我们使用更出色的光照模型,例如,更加复杂的BRDF模型,还可以利用查找纹理的大小来进一步优化性能,例如,主要角色可以使用更大分辨率的LUT,而一些NPC就使用较小的LUT。
    • 实时阴影同样是一个非常消耗性能的效果。不仅是CPU需要提交更多的draw call,GPU也需要进行更多的处理。因此,我们应该尽量减少实时阴影,例如,使用烘焙把静态物体的阴影信息存储到光照纹理中,而只对场景中的动态物体使用适当的实时阴影。

节省带宽

大量使用未经压缩的纹理以及使用过大的分辨率都会造成由于带宽而引发的性能瓶颈。

  1. 减少纹理大小

    • 所有纹理的长宽比最好是正方形,而且长宽值最好是2的整数幂。这是因为有很多优化策略只有在这种时候才可以发挥最大效用。在Unity 5中,即便我们导入的纹理长宽值并不是2的整数幂,Unity也会自动把长宽转换到离它最近的2的整数幂值。但我们仍然应该在制作美术资源时就把这条规则谨记在心,防止由于放缩而造成不好的影响。
    • 使用多级渐远纹理技术(mipmapping)和纹理压缩。在Unity中,我们可以通过纹理导入面板来查看纹理的各个导入属性。通过把纹理类型设置为Advanced,就可以自定义许多选项,例如,是否生成多级渐远纹理(mipmaps),当勾选了Generate Mip Maps选项后,Unity就会为同一张纹理创建出很多不同大小的小纹理,构成一个纹理金字塔。
    • 纹理压缩同样可以节省带宽。但对于像Android这样的平台,有很多不同架构的GPU,纹理压缩就变得有点复杂,因为不同的GPU架构有它自己的纹理压缩格式,例如,PowerVRAM的PVRTC格式、Tegra的DXT格式、Adreno的ATC格式。所幸的是,Unity可以根据不同的设备选择不同的压缩格式,而我们只需要把纹理压缩格式设置为自动压缩即可。但是,GUI类型的纹理同样是个例外,一些时候由于对画质的要求,我们不希望对这些纹理进行压缩。
  2. 利用分辨率缩放

    过高的屏幕分辨率也是造成性能下降的原因之一,尤其是对于很多低端手机,除了分辨率高其他硬件条件并不尽如人意,而这恰恰是游戏性能的两个瓶颈:过大的屏幕分辨率和糟糕的GPU。因此,我们可能需要对于特定机器进行分辨率的放缩。当然,这样可能会造成游戏效果的下降,但性能和画面之间永远是个需要权衡的话题。

减少计算复杂度

  1. Shader的LOD技术

    Shader的LOD技术可以控制使用的Shader等级。它的原理是,只有Shader的LOD值小于某个设定的值,这个Shader才会被使用,而使用了那些超过设定值的Shader的物体将不会被渲染。

  2. 代码方面的优化

    • 通常来讲,游戏需要计算的对象、顶点和像素的数目排序是对象数 < 顶点数 < 像素数。因此,我们应该尽可能地把计算放在每个对象或逐顶点上。
    • 尽可能使用低精度的浮点值进行运算
    • 对于绝大多数GPU来说,在使用插值寄存器把数据从顶点着色器传递给下一个阶段时,我们应该使用尽可能少的插值变量
    • 尽可能不要使用全屏的屏幕后处理效果。如果美术风格实在是需要使用类似Bloom、热扰动这样的屏幕特效,我们应该尽量使用fixed/lowp进行低精度运算(纹理坐标除外,可以使用half/mediump)。那些高精度的运算可以使用查找表(LUT)或者转移到顶点着色器中进行处理。除此之外,尽量把多个特效合并到一个Shader中。
    • 尽可能不要使用分支语句和循环语句
    • 尽可能避免使用类似sin、tan、pow、log等较为复杂的数学运算。我们可以使用查找表来作为替代。
    • 尽可能避免使用类似sin、tan、pow、log等较为复杂的数学运算。我们可以使用查找表来作为替代。
  3. 根据硬件条件进行缩放

    诸如iOS和Android这样的移动平台,不同设备之间的性能千差万别。我们很容易可以找到一台手机的渲染性能是另一台手机的10倍。那么,如何确保游戏可以同时流畅地运行在不同性能的移动设备上呢?一个非常简单且实用的方式是使用所谓的放缩(scaling)思想。我们首先保证游戏最基本的配置可以在所有的平台上运行良好,而对于一些具有更高表现能力的设备,我们可以开启一些更“养眼”的效果,比如使用更高的分辨率,开启屏幕后处理特效,开启粒子效果等。

第5篇 扩展篇

第17章 Unity的表面着色器探秘

Unity提出了一种新颖的Shader形式——表面着色器。本章将会介绍这些表面着色器是如何实现的,以及如何使用这些表面着色器来实现渲染。

把渲染流程分为顶点和像素的抽象层面是错误的,是一种不易理解的抽象。目前,这种在顶点/几何/片元着色器上的操作是对硬件友好的一种方式,但不符合我们人类的思考方式。相反,他认为,应该划分成表面着色器、光照模型和光照着色器这样的层面。其中,表面着色器定义了模型表面的反射率、法线和高光等,光照模型则选择是使用兰伯特还是Blinn-Phong等模型。而光照着色器负责计算光照衰减、阴影等。这样,绝大部分时间我们只需要和表面着色器打交道,例如,混合纹理和颜色等。光照模型可以是提前定义好的,我们只需要选择哪种预定义的光照模型即可。而光照着色器一旦由系统实现后,更不会被轻易改动,从而大大减轻了Shader编写者的工作量。

表面着色器(Surface Shader)实际上就是在顶点/片元着色器之上又添加了一层抽象。

Unity背后做了什么

Unity在背后会根据表面着色器生成一个包含了很多Pass的顶点/片元着色器。这些Pass有些是为了针对不同的渲染路径,例如,默认情况下Unity会为前向渲染路径生成Light Mode为Forward Base和Forward Add的Pass,为Unity 5之前的延迟渲染路径生成Light Mode为Pre Pass Base和Pre Pass Final的Pass,为Unity 5之后的延迟渲染路径生成Light Mode为Deferred的Pass。

Surface Shader的缺点

  1. 表面着色器虽然可以快速实现各种光照效果,但我们失去了对各种优化和各种特效实现的控制。因此,使用表面着色器往往会对性能造成一定的影响
  2. 表面着色器还无法完成一些自定义的渲染效果,例如10.2.2节中透明玻璃的效果。表面着色器的这些缺点让很多人更愿意使用自由的顶点/片元着色器来实现各种效果,尽管处理光照时这可能难度更大些。

第18章 基于物理的渲染

Unity 5终于引入了基于物理的渲染,这给Unity引擎带来了更强的渲染能力。这一章将介绍基于物理渲染的理论基础,并解释Unity是如何实现基于物理的渲染的。我们还会在本章实现一个基本的场景来进一步阐述如何在Unity 5中利用基于物理的渲染。

在之前的章节中,我们学习了Lambert光照模型、Phong光照模型和Blinn-Phong光照模型。但这些光照模型的缺点在于,它们都是经验模型。如果我们需要渲染更高质量的画面,这些经验模型就显得不再能满足我们的要求了。近年来,基于物理的渲染技术(Physically Based Shading, PBS)被逐渐应用于实时渲染中。总体来说,PBS是为了对光和材质之间的行为进行更加真实的建模。

PBS的理论和数学基础

  1. 在物理学中,光是一种电磁波。首先,光由太阳或其他光源中被发射出来,然后与场景中的对象相交,一些光线被吸收(absorption),而另一些则被散射(scattering),最后光线被一个感应器(例如我们的眼睛)吸收成像。

  2. 双向反射分布函数(BRDF)

  3. 漫反射项

  4. 高光反射项

Unity 5的Standard Shader

Unity支持两种流行的基于物理的工作流程:金属工作流(Metallic workflow)和高光反射工作流(Specular workflow)

一个更加复杂的例子

  1. 设置光照环境

    • 反射源(Reflection Source选项) :当关闭场景中的所有光源并把环境光照强度设为0后,使用了Standard Shader的物体仍然具有光照效果,这些光照是来自反射。默认的反射源(Reflection Source选项)是场景使用的Skybox。

    • 全局光照(Global Illumination, GI):指的就是模拟光线是如何在场景中传播的,它不仅会考虑那些直接光照的结果,还会计算光线被不同的物体表面反射而产生的间接光照。在使用基于物理的着色技术时,当渲染表面上一点时,我们需要计算该点的半球范围内所有会反射到观察方向的入射光线的光照结果,这些入射光线中就包含了直接光照和间接光照。

    • 烘焙选项(即Baking):Realtime模式场景中受平行光影响的所有物体都会进行实时的光照计算,当光源或场景中其他物体的位置、旋转角度等发生变化时,场景中的光照结果也会随之变化。

  2. 反射探针

    反射探针的工作原理和光照探针(Light Probes)类似,它允许我们在场景中的特定位置上对整个场景的环境反射进行采样,并把采样结果存储在每个探针上。当游戏中包含反射效果的物体从这些探针附近经过时,Unity会把从这些邻近探针存储的反射结果传递给物体使用的反射纹理。

  3. 调整材质

    场景中所有物体都使用了高光反射纹理(Specular Texture)、遮挡纹理(Occlusion Texture)、法线纹理(Normal Texture),一些材质还使用了细节纹理来提供更多的细节表现。

  4. 线性空间

    在使用基于物理的渲染方法渲染整个场景时,我们应该使用线性空间(Linear Space)来得到最好的渲染效果。实际上,当我们在默认的伽马空间下进行渲染计算时,由于使用了非线性的输入数据,导致很多计算都是在非线性空间下进行的,这意味着我们得到的结果并不符合真实的物理期望。除此之外,由于输出时没有考虑显示器的显示伽马的影响,会导致渲染出来的画面整体偏暗,总是和真实世界不像。

第19章 Unity 5更新了什么

本章将给出Unity 5中一些重要的更新,以帮助读者解决在升级Unity 5时所面对的各种问题。

场景“更亮了”

表面着色器更容易“报错了”

自己控制非统一缩放的网格

固定管线着色器逐渐退出舞台

第20章 还有更多内容吗

图形学的丰富多彩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我们相信一本书也远远无法满足一些读者强烈的求知欲。在最后一章中,我们将给出许多非常有价值的学习资料,以帮助读者进行更深入的学习。

  1. 红宝书《OpenGL编程指南》
  2. 蓝宝书《OpenGL超级宝典》
  3. 计算机图形:入门/API类
  4. GPU精粹系列
  5. 《Real-time Rendering, thirdEdition》
  6. 《Physically based rendering: From theory toimplement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