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全栈开发实战:用Vue2+Koa1开发完整的前后端项目(更新Koa2) tags:
- 前端
- Nodejs categories:
- Web
- 开发
- Nodejs date: 2017-05-03 14:09:00
本文从一名新手的角度(默认对Vue有了解,对Koa或者Express有了解)出发,从0开始构建一个数据通过Koa提供API的形式获取,页面通过Vue渲染的完整的前端项目。可以了解到Vue构建单页面的一些知识以及前端路由的使用、Koa如何提供API接口,如何进行访问过滤(路由)、验证(JSON-WEB-TOKEN)以及Sequelize操作MySQL数据库的一些知识和技巧,希望能够作为一篇入门全栈开发的文章吧。
更新:文末给出的github仓库已经更新Koa2版本。请使用Node.js v7.6.0及以上版本体验~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是用express和mongodb入门Nodejs的前后端开发,这篇文章里简单的做了一个小demo,能够让你读写mongodb数据库,并且从数据库里将数据读取出来显示到页面上。算是一个简单的读写小demo吧,也算是服务端渲染的一次初尝试。并且我还写过用nodejs写简单小爬虫的文章,用爬虫来获取数据写入数据库。通过以上的的方法我用express写了一个小网站,记录并显示北邮人论坛每天的十大的内容。挺好玩的对吧,可以把想要做的事用代码来实现。
后来我接触到了Koa,并开始了学习,从express迁移到Koa其实曲线还算是比较平滑的。不过用Koa的方式也还是采用服务端渲染页面的方式。而且我发现目前网络上少有写过用Koa构建的前后端分离的应用、网站文章,我最近做的一个项目里需要用到的方式就是用Vue构建页面,数据的获取全部走后端API的形式,也就是所谓的前后端分离吧。正好在这过程中走了不少的坑,包括数据库的使用上也算是个新手,所以写篇文章记录一下,用同样的思路和方法构建一个简单的Todolist,欢迎讨论,轻拍~
.
├── LICENSE
├── README.md
├── .env // 环境变量配置文件
├── app.js // Koa入口文件
├── build // vue-cli 生成,用于webpack监听、构建
│ ├── build.js
│ ├── check-versions.js
│ ├── dev-client.js
│ ├── dev-server.js
│ ├── utils.js
│ ├── webpack.base.conf.js
│ ├── webpack.dev.conf.js
│ └── webpack.prod.conf.js
├── config // vue-cli 生成&自己加的一些配置文件
│ ├── default.conf
│ ├── dev.env.js
│ ├── index.js
│ └── prod.env.js
├── dist // Vue build 后的文件夹
│ ├── index.html // 入口文件
│ └── static // 静态资源
├── index.html // vue-cli生成,用于容纳Vue组件的主html文件。单页应用就只有一个html
├── package.json // npm的依赖、项目信息文件
├── server // Koa后端,用于提供Api
│ ├── config // 配置文件夹
│ ├── controllers // controller-控制器
│ ├── models // model-模型
│ ├── routes // route-路由
│ └── schema // schema-数据库表结构
├── src // vue-cli 生成&自己添加的utils工具类
│ ├── App.vue // 主文件
│ ├── assets // 相关静态资源存放
│ ├── components // 单文件组件
│ ├── main.js // 引入Vue等资源、挂载Vue的入口js
│ └── utils // 工具文件夹-封装的可复用的方法、功能
└── yarn.lock // 用yarn自动生成的lock文件
看起来好像很复杂的样子,其实很大一部分文件夹的结构是vue-cli
这个工具帮我们生成的。而我们需要额外添加的主要是Koa的入口文件以及一个server
文件夹用于Koa提供API。这样的话,在获取数据的方面就可以走Koa所提供的API,而Vue只需关心怎么把这些数据渲染到页面上就好了。
以下依赖的版本都是本文所写的时候的版本,或者更旧一些
- Vue.js(v2.1.8)
- Vue-Router(v2.1.1)
- Axios(v0.15.3)
- Element(v1.1.2)
- Koa.js(v1.2.4) // 没采用Koa2
- [email protected]\Koa-jwt\Koa-static等一系列Koa中间件
- Mysql(v2.12.0) // nodejs的mysql驱动,并不是mysql本身版本(项目采用mysql5.6)
- Sequelize(v3.28.0) // 操作数据库的ORM
- Yarn(v0.18.1) // 比起npm更快一些
剩下依赖可以参考本文最后给出的项目demo仓库。
Nodejs与npm的安装不再叙述(希望大家装上的node版本大于等于6.x,不然还需要加上--harmony标志才可以开启es6),默认读者已经掌握npm安装依赖的方法。首先全局安装npm i vue-cli -g
,当然本项目基本上是采用yarn
,所以也可以yarn global add vue-cli
。
Tips: 可以给yarn换上淘宝源,速度更快:
yarn config set registry "https://registry.npmmirror.com"
然后我们初始化一个Vue2的webpack
的模板:
vue init webpack demo
Tips: 上面的demo可以填写你自己的项目名称
然后进行一些基本配置选择之后,你就可以得到一个基本的vue-cli
生成的项目结构。
接着我们进入vue-cli
生成的目录,安装Vue
的项目依赖并安装Koa
的项目依赖:yarn && yarn add koa [email protected] koa-logger koa-json koa-bodyparser
,(注意是安装koa-router
的5.4版,因为7.X版本是支持Koa2的)然后进行一些基本目录建立:
在vue-cli
生成的demo
目录下,建立server
文件夹以及子文件夹:
├── server // Koa后端,用于提供Api
├── config // 配置文件夹
├── controllers // controller-控制器
├── models // model-模型
├── routes // route-路由
└── schema // schema-数据库表结构
然后在demo
文件夹下我们创建一个app.js
的文件,作为Koa
的启动文件。
写入如下基本的内容就可以启动Koa
啦:
const app = require('koa')()
, koa = require('koa-router')()
, json = require('koa-json')
, logger = require('koa-logger'); // 引入各种依赖
app.use(require('koa-bodyparser')());
app.use(json());
app.use(logger());
app.use(function* (next){
let start = new Date;
yield next;
let ms = new Date - start;
console.log('%s %s - %s', this.method, this.url, ms); // 显示执行的时间
});
app.on('error', function(err, ctx){
console.log('server error', err);
});
app.listen(8889,() => {
console.log('Koa is listening in 8889');
});
module.exports = app;
然后在控制台输入node app.js
,能看到输出Koa is listening in 8889
,则说明我们的Koa
已经启动成功了,并在8889端口监听。
这个DEMO是做一个Todo-List,我们首先来做一个登录页面。
Tips: 为了方便构建页面和美观,本文采用的Vue2的前端UI框架是
element-ui
。安装:yarn add element-ui
模板引擎我习惯用pug
,CSS预处理我习惯用stylus
,当然每个人自己的习惯和喜好是不一样的,所以大家根据自己平时的喜好来就行了。
为了方便大家查看代码,就不用pug
了,学习成本相对高一些。不过CSS用stylus
写起来简便,看起来也不会难懂,是我自己的习惯,所以还需要安装一下yarn add stylus stylus-loader
。
Tips: 安装stylus-loader是为了让webpack能够渲染stylus
然后要把element-ui
引入项目中。打开src/main.js
,将文件改写如下:
import Vue from 'vue'
import App from './App'
import ElementUI from 'element-ui' // 引入element-ui
import 'element-ui/lib/theme-default/index.css'
Vue.use(ElementUI) // Vue全局使用
new Vue({
el: '#app',
template: '<App/>',
components: { App }
})
然后我们在项目根目录下输入npm run dev
,启动开发模式,这个模式有webpack的热加载,也就是你写完代码,浏览器立即就能响应变化。
为了实现响应式页面,我们要在项目目录下的index.html
的head
标签内加入以下meta
: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user-scalable=no, initial-scale=1.0, maximum-scale=1.0, minimum-scale=1.0">
进入src/components
目录,新建一个Login.vue
的文件。然后我们来写第一个页面:
<template>
<el-row class="content">
<el-col :xs="24" :sm="{span: 6,offset: 9}">
<span class="title">
欢迎登录
</span>
<el-row>
<el-input
v-model="account"
placeholder="账号"
type="text">
</el-input>
<el-input
v-model="password"
placeholder="密码"
type="password">
</el-input>
<el-button type="primary">登录</el-button>
</el-row>
</el-col>
</el-row>
</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ault {
data () {
return {
account: '',
password: ''
};
}
};
</script>
<style lang="stylus" scoped>
.el-row.content
padding 16px
.title
font-size 28px
.el-input
margin 12px 0
.el-button
width 100%
margin-top 12px
</style>
在这里就有一些值得注意的地方。首先是template
标签内的直接子元素最多只能挂载一个。也就是你不能这么写:
<template>
<el-row></el-row>
<el-row></el-row>
</template>
否则会报错:template syntax error Component template should contain exactly one root element
,template下只能有一个根元素。不过为了写多个元素,你可以这样:
<template>
<div>
<el-row></el-row>
<el-row></el-row>
</div>
</template>
同时注意到,在Login.vue
的style
标签内有个scoped
属性,这个属性能够使这些样式只在这个组件内生效(因为Webpack在渲染的时候会将这个组件内的元素自动打上一串形如data-v-62a7f97e
这样的属性,对于这些样式也会变成形如.title[data-v-62a7f97e]{ font-size: 28px;}
的样子,保证了不会和其他组件的样式冲突。
页面写完之后,如果不把组件注册到Vue之下那么页面是不会显示的。因此这个时候需要把APP.vue
这个文件改写一下:
<template>
<div id="app">
<img src="./assets/logo.png">
<Login></Login> <!--使用Login组件-->
</div>
</template>
<script>
import Login from './components/Login' // 引入Login组件
export default {
name: 'app',
components: {
Login // 注册组件
}
}
</script>
<style>
#app {
font-family: 'Avenir', Helvetica, Arial, sans-serif;
-webkit-font-smoothing: antialiased;
-moz-osx-font-smoothing: grayscale;
text-align: center;
color: #2c3e50;
margin-top: 60px;
}
</style>
也就是把Login
这个组件注册到Vue
下,同时你再看浏览器,已经不再是vue-cli
默认生成的Hello
欢迎界面了。
接着我们写一下登录成功后的界面。
还是在src/components
目录下,写一个叫做TodoList.vue
的文件。
接着我们开始写一个TodoList:
<template>
<el-row class="content">
<el-col :xs="{span:20,offset:2}" :sm="{span:8,offset:8}">
<span>
欢迎:{{name}}!你的待办事项是:
</span>
<el-input placeholder="请输入待办事项" v-model="todos" @keyup.enter.native="addTodos"></el-input>
<el-tabs v-model="activeName">
<el-tab-pane label="待办事项" name="first">
<el-col :xs="24">
<template v-if="!Done"> <!--v-if和v-for不能同时在一个元素内使用,因为Vue总会先执行v-for-->
<template v-for="(item, index) in list">
<div class="todo-list" v-if="item.status == false">
<span class="item">
{{ index + 1 }}. {{ item.content }}
</span>
<span class="pull-right">
<el-button size="small" type="primary" @click="finished(index)">完成</el-button>
<el-button size="small" :plain="true" type="danger" @click="remove(index)">删除</el-button>
</span>
</div>
</template>
</template>
<div v-else-if="Done">
暂无待办事项
</div>
</el-col>
</el-tab-pane>
<el-tab-pane label="已完成事项" name="second">
<template v-if="count > 0">
<template v-for="(item, index) in list">
<div class="todo-list" v-if="item.status == true">
<span class="item finished">
{{ index + 1 }}. {{ item.content }}
</span>
<span class="pull-right">
<el-button size="small" type="primary" @click="restore(index)">还原</el-button>
</span>
</div>
</template>
</template>
<div v-else>
暂无已完成事项
</div>
</el-tab-pane>
</el-tabs>
</el-col>
</el-row>
</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ault {
data () {
return {
name: 'Molunerfinn',
todos: '',
activeName: 'first',
list:[],
count: 0
};
},
computed: { // 计算属性用于计算是否已经完成了所有任务
Done(){
let count = 0;
let length = this.list.length;
for(let i in this.list){
this.list[i].status == true ? count += 1 : '';
}
this.count = count;
if(count == length || length == 0){
return true
}else{
return false
}
}
},
methods: {
addTodos() {
if(this.todos == '')
return
let obj = {
status: false,
content: this.todos
}
this.list.push(obj);
this.todos = '';
},
finished(index) {
this.$set(this.list[index],'status',true) // 通过set的方法让数组的变动能够让Vue检测到
this.$message({
type: 'success',
message: '任务完成'
})
},
remove(index) {
this.list.splice(index,1);
this.$message({
type: 'info',
message: '任务删除'
})
},
restore(index) {
this.$set(this.list[index],'status',false)
this.$message({
type: 'info',
message: '任务还原'
})
}
}
};
</script>
<style lang="stylus" scoped>
.el-input
margin 20px auto
.todo-list
width 100%
margin-top 8px
padding-bottom 8px
border-bottom 1px solid #eee
overflow hidden
text-align left
.item
font-size 20px
&.finished
text-decoration line-through
color #ddd
.pull-right
float right
</style>
页面构建其实没有什么特别好说的,但是因为我自己有踩点坑,所以还是专门讲一下:
-
v-if
和v-for
放在一个元素内同时使用,因为Vue总会先执行v-for
,所以导致v-if
不会被执行。替代地,你可以使用一个额外的template
元素用来放置v-if
或者v-for
从而达到同样的目的。这是相关的issue。 -
计算属性对于直接的数据比如
a: 2
->a: 3
这样的数据变动可以直接检测到。但是如果是本例中的list
的某一项的status
这个属性变化了,如果我们直接使用list[index].status = true
这样的写法的话,Vue将无法检测到数据变动。替代地,可以使用set
方法(全局是Vue.set()
,实例中是this.$set()
),通过set
方法可以让数据的变动变得可以被检测到。从而让计算属性能够捕捉到变化。可以参考官方文档对于响应式原理的描述。
写完TodoList
之后,我们需要将它和vue-router
配合起来,从而使这个单页应用能够进行页面跳转。
由于不采用服务端渲染,所以页面路由走的是前端路由。安装一下vue-router
:yarn add vue-router
。
安装好后,我们挂载一下路由。打开main.js
文件改写如下:
// src/main.js
import Vue from 'vue'
import App from './App'
import ElementUI from 'element-ui'
import 'element-ui/lib/theme-default/index.css'
import VueRouter from 'vue-router'
Vue.use(ElementUI);
Vue.use(VueRouter);
import Login from `./components/Login`
import TodoList from `./components/TodoList`
const router = new VueRouter({
mode: 'history', // 开启HTML5的history模式,可以让地址栏的url长得跟正常页面跳转的url一样。(不过还需要后端配合,讲Koa的时候会说)
base: __dirname,
routes: [
{
path: '/', // 默认首页打开是登录页
component: Login
},
{
path: '/todolist',
component: TodoList
},
{
path: '*',
redirect: '/' // 输入其他不存在的地址自动跳回首页
}
]
})
const app = new Vue({
router: router, // 启用router
render: h => h(App)
}).$mount('#app') //挂载到id为app的元素上
这样就把路由挂载好了,但是你打开页面发现好像还是没有什么变化。这是因为我们没有把路由视图放到页面上。现在我们改写一下APP.vue
:
<!-- APP.vue -->
<template>
<div id="app">
<img src="./assets/logo.png">
<router-view></router-view> <!-- 原本的Login换成了router-view 这就是路由视图渲染的目标元素-->
</div>
</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ault {
name: 'app' // 不需要再引入`Login`\`TodoList`组件了,因为在路由里已经注册了
}
</script>
<style>
#app {
font-family: 'Avenir', Helvetica, Arial, sans-serif;
-webkit-font-smoothing: antialiased;
-moz-osx-font-smoothing: grayscale;
text-align: center;
color: #2c3e50;
margin-top: 60px;
}
</style>
然后再看一下你的页面,这个时候你如果在地址栏后加上/todolist
那么就会跳转到TodoList
页面啦。
不过我们如何通过点击登录按钮跳转到TodoList
呢?改写一下Login.vue
,就可以跳转了。
只需要给登录的button
加一个方法即可:
<!-- Login.vue -->
······
<!-- 给input增加键盘事件,当输入完密码回车也执行loginToDo方法 -->
<el-input
v-model="password"
placeholder="密码"
type="password"
@keyup.enter.native="loginToDo">
</el-input>
<!-- 增加一个click方法 loginToDo -->
<el-button type="primary" @click="loginToDo">登录</el-button>
······
<script>
export default {
data () {
return {
account: '',
password: ''
};
},
methods: {
loginToDo() {
this.$router.push('/todolist') // 编程式路由,通过push方法,改变路由。
}
}
};
</script>
然后你就可以通过点击登录
按钮进行页面跳转了。并且你可以发现,页面地址从localhost:8080
变成了localhost:8080/todolist
,长得跟正常的url跳转一样。(但是实际上我们是单页应用,只是在应用内进行页面跳转而已,没有向后端额外请求)
至此,我们已经完成了一个纯前端的单页应用,能够进行页面跳转,能够做简单的ToDoList的添加和删除和还原。当然这个东西只能算是个能看不能用的东西——因为登录系统有名无实、ToDoList只要页面刷新一下就没了。
于是我们可以先把前端放一放。开启我们的后端之旅。
之所以没有用Node界大家普遍喜爱的Mongodb
主要是因为之前我用过它,而没有用过MySQL
,本着学习的态度,我决定用用MySQL
。还有就是Express + Mongodb
的教程其实很早之前就已经满大街都是了。所以如果你觉得Mongodb
更合你的胃口,看完本文你完全可以用Mongodb
构建一个类似的应用。
去MySQL
的官网下载安装对应平台MySQL
的Community Server
。
通常来说安装的步骤都是比较简单的。对于MySQL
的基本安装、开启步骤可以参考这篇文章,这篇是windows的。当然其他平台的安装也是很方便的,都有相应的包管理工具可以获取。值得注意的就是,安装完MySQL
之后你需要设定一下root
账户的密码。保证安全性。如果你漏了设定,或者你不知道怎么设定,可以参考这篇文章
因为我对MySQL
的SQL语句不是很熟悉,所以我需要一个可视化的工具来操作MySQL
。Windows上我用的是HediSQL,macOS上我用的是Sequel Pro。它们都是免费的。
然后我们可以用这些可视化工具连上MySQL的server(默认端口是3306)之后,创建一个新的数据库,叫做todolist
。(当然你也可以用SQL语句:CREATE DATABASE todolist
,之后不再赘述)。
接着我们可以来开始创建数据表了。
我们需要创建两张表,一张是用户表,一张是待办事项表。用户表用于登录、验证,待办事项表用于展示我们的待办事项。
创建一张user
表,其中password
我们稍后会进行bcrypt
加密(取128位)。
字段 | 类型 | 说明 |
---|---|---|
id | int(自增) | 用户的id |
user_name | CHAR(50) | 用户的名字 |
password | CHAR(128) | 用户的密码 |
创建一张list
表,所需的字段是id
、user_id
、content
、status
即可。
字段 | 类型 | 说明 |
---|---|---|
id | int(自增) | list的id |
user_id | int(11) | 用户的id |
content | CHAR(255) | list的内容 |
status | tinyint(1) | list的状态 |
直接跟数据库打交道的部分基本就是这样了。
跟数据库打交道的时候我们都需要一个好的操作数据库的工具,能够让我们用比较简单的方法来对数据库进行增删改查。对于Mongodb
来说大家熟悉的是Mongoose
以及我用过一个相对更简单点的Monk
。对于MySQL
,我选用的是Sequelize
,它支持多种关系型数据库(Sqlite
、MySQL
、Postgres
等),它的操作基本都能返回一个Promise
对象,这样在Koa里面我们能够很方便地进行"同步"操作。
更多关于Sequelize的用法,可以参考官方文档,以及这两篇文章——Sequelize中文API文档、Sequelize和MySQL对照
在用Sequelize
连接数据库之前我们需要把数据库的表结构用sequelize-auto
导出来。
由此我们需要分别安装这几个依赖:yarn global add sequelize-auto && yarn add sequelize mysql
。
注:上面用yarn安装的mysql是nodejs环境下的mysql驱动。
进入server
的目录,执行如下语句sequelize-auto -o "./schema" -d todolist -h 127.0.0.1 -u root -p 3306 -x XXXXX -e mysql
,(其中 -o 参数后面的是输出的文件夹目录, -d 参数后面的是数据库名, -h 参数后面是数据库地址, -u 参数后面是数据库用户名, -p 参数后面是端口号, -x 参数后面是数据库密码,这个要根据自己的数据库密码来! -e 参数后面指定数据库为mysql)
然后就会在schema
文件夹下自动生成两个文件:
// user.js
module.exports = function(sequelize, DataTypes) {
return sequelize.define('user', {
id: {
type: DataTypes.INTEGER(11), // 字段类型
allowNull: false, // 是否允许为NULL
primaryKey: true, // 主键
autoIncrement: true // 是否自增
},
user_name: {
type: DataTypes.CHAR(50), // 最大长度为50的字符串
allowNull: false
},
password: {
type: DataTypes.CHAR(32),
allowNull: false
}
}, {
tableName: 'user' // 表名
});
};
// list.js
module.exports = function(sequelize, DataTypes) {
return sequelize.define('list', {
id: {
type: DataTypes.INTEGER(11),
allowNull: false,
primaryKey: true,
autoIncrement: true
},
user_id: {
type: DataTypes.INTEGER(11),
allowNull: false
},
content: {
type: DataTypes.CHAR(255),
allowNull: false
},
status: {
type: DataTypes.INTEGER(1),
allowNull: false
}
}, {
tableName: 'list'
});
};
自动化工具省去了很多我们手动定义表结构的时间。同时注意到生成的数据库表结构文件都自动帮我们module.exports
出来了,所以很方便我们之后的引入。
在server
目录下的config
目录下我们新建一个db.js
,用于初始化Sequelize
和数据库的连接。
// db.js
const Sequelize = require('sequelize'); // 引入sequelize
// 使用url连接的形式进行连接,注意将root: 后面的XXXX改成自己数据库的密码
const Todolist = new Sequelize('mysql://root:XXXX@localhost/todolist',{
define: {
timestamps: false // 取消Sequelzie自动给数据表加入时间戳(createdAt以及updatedAt)
}
})
module.exports = {
Todolist // 将Todolist暴露出接口方便Model调用
}
接着我们去models
文件夹里将数据库和表结构文件连接起来。在这个文件夹下新建一个user.js
的文件。我们先来写一个查询用户id
的东西。
为此我们可以先在数据库里随意加一条数据:
通常我们要查询一个用户id为1的数据,会很自然的想到类似如下的写法:
const userInfo = User.findOne({ where: { id: 1} }); // 查询
console.log(userInfo); // 输出结果
但是上面的写法实际上是行不通的。因为JS的特性让它的IO操作是异步的。而上面的写法,userInfo
将是返回的一个Promise
对象,而不是最终的userInfo
。如果又想用同步的写法获取异步IO操作得到的数据的话,通常情况下是不能直接得到的。但是在Koa里,由于有co
的存在,让这一切变得十分简单。改写如下:
// models/user.js
const db = require('../config/db.js'),
userModel = '../schema/user.js'; // 引入user的表结构
const TodolistDb = db.Todolist; // 引入数据库
const User = TodolistDb.import(userModel); // 用sequelize的import方法引入表结构,实例化了User。
const getUserById = function* (id){ // 注意是function* 而不是function 对于需要yield操作的函数都需要这种generator函数。
const userInfo = yield User.findOne({ // 用yield控制异步操作,将返回的Promise对象里的数据返回出来。也就实现了“同步”的写法获取异步IO操作的数据
where: {
id: id
}
});
return userInfo // 返回数据
}
module.exports = {
getUserById // 导出getUserById的方法,将会在controller里调用
}
接着我们在controllers
写一个user的controller,来执行这个方法,并返回结果。
// controllers/user.js
const user = require('../models/user.js');
const getUserInfo = function* (){
const id = this.params.id; // 获取url里传过来的参数里的id
const result = yield user.getUserById(id); // 通过yield “同步”地返回查询结果
this.body = result // 将请求的结果放到response的body里返回
}
module.exports = {
getUserInfo // 把获取用户信息的方法暴露出去
}
写完这个还不能直接请求,因为我们还没有定义路由,请求经过Koa
找不到这个路径是没有反应的。
在routes
文件夹下写一个auth.js
的文件。(其实user
表是用于登录的,所以走auth
)
// routes/auth.js
const auth = require('../controllers/user.js');
const router = require('koa-router')();
router.get('/user/:id', auth.getUserInfo); // 定义url的参数是id,用user的auth方法引入router
module.exports = router; // 把router规则暴露出去
至此我们已经接近完成我们的第一个API了,还缺最后一步,将这个路由规则“挂载”到Koa上去。
回到根目录的app.js
,改写如下:
const app = require('koa')()
, koa = require('koa-router')()
, json = require('koa-json')
, logger = require('koa-logger')
, auth = require('./server/routes/auth.js'); // 引入auth
app.use(require('koa-bodyparser')());
app.use(json());
app.use(logger());
app.use(function* (next){
let start = new Date;
yield next;
let ms = new Date - start;
console.log('%s %s - %s', this.method, this.url, ms);
});
app.on('error', function(err, ctx){
console.log('server error', err);
});
koa.use('/auth', auth.routes()); // 挂载到koa-router上,同时会让所有的auth的请求路径前面加上'/auth'的请求路径。
app.use(koa.routes()); // 将路由规则挂载到Koa上。
app.listen(8889,() => {
console.log('Koa is listening in 8889');
});
module.exports = app;
打开你的控制台,输入node app.js
,一切运行正常没有报错的话,大功告成,我们的第一个API已经构建完成!
如何测试呢?
接口在跟跟前端对接之前,我们应该先进行一遍测试,防止出现问题。在测试接口的工具上,我推荐Postman
,这个工具能够很好的模拟发送的各种请求,方便的查看响应结果,用来进行测试是最好不过了。
测试成功,我发送了正确的url请求,返回的结果也是我想看到的。我们看到返回的结果实际上是个JSON,这对于我们前后端来说都是十分方便处理的数据格式。
但是如果我们代码出了问题,返回error了我们该怎么测试呢?如果说控制台能够反馈一定的信息,但是绝对不充分,并且我们很可能不知道哪步出错了导致最终结果出问题。
所以我推荐用VSCode这个工具来帮我们调试nodejs后端的代码。它能够添加断点,能够很方便地查看请求的信息。并且配合上nodemon
这类的工具,调试简直不要更舒服。
关于VSCode
的nodejs调试,可以参考官方的这篇文章
我自己是用Sublime写代码,用VSCode调试,哈哈。
刚才实现的不过是一个简单的用户信息查询的接口,但是我们要实现的是一个登录系统,所以还需要做一些工作。
基于cookie或者session的登录验证已经屡见不鲜,前段时间JSON-WEB-TOKEN
出来后很是风光了一把。引入了它之后,能够实现真正无状态的请求,而不是基于session和cookie的存储式的有状态验证。
关于JSON-WEB-TOKEN的描述可以参考这篇文章比较简单,我还推荐一篇文章,将如何使用JSON-WEB-TOKEN写得很清楚。
另外可以在JSON-WEB-TOKEN的官网上感受一下。
Tips:JSON-WEB-TOKEN分三部分,头部信息+主体信息+密钥信息,其中主体传递的信息(是我们存放我们需要的信息的部分)是用BASE64编码的,所以很容易被解码,一定不能存放明文密码这种关键信息!替代地可以存放一些不是特别关键的信息,比如用户名这样能够做区分的信息。
简单来说,运用了JSON-WEB-TOKEN的登录系统应该是这样的:
- 用户在登录页输入账号密码,将账号密码(密码进行md5加密)发送请求给后端
- 后端验证一下用户的账号和密码的信息,如果符合,就下发一个TOKEN返回给客户端。如果不符合就不发送TOKEN回去,返回验证错误信息。
- 如果登录成功,客户端将TOKEN用某种方式存下来(SessionStorage、LocalStorage),之后要请求其他资源的时候,在请求头(Header)里带上这个TOKEN进行请求。
- 后端收到请求信息,先验证一下TOKEN是否有效,有效则下发请求的资源,无效则返回验证错误。
通过这个TOKEN的方式,客户端和服务端之间的访问,是无状态
的:也就是服务端不知道你这个用户到底还在不在线,只要你发送的请求头里的TOKEN是正确的我就给你返回你想要的资源。这样能够不占用服务端宝贵的空间资源,而且如果涉及到服务器集群,如果服务器进行维护或者迁移或者需要CDN节点的分配的话,无状态
的设计显然维护成本更低。
话不多说,我们来把JSON-WEB-TOKEN
用到我们的项目中。
yarn add koa-jwt
,安装Koa
的JSON-WEB-TOKEN
库。
我们需要在models
里的user.js
加一个方法,通过用户名查找用户:
// models/user.js
// ......
// 前面的省略了
// 新增一个方法,通过用户名查找
const getUserByName = function* (name){
const userInfo = yield User.findOne({
where: {
user_name: name
}
})
return userInfo
}
module.exports = {
getUserById, // 导出getUserById的方法,将会在controller里调用
getUserByName
}
然后我们写一下controllers
里的user.js
:
// controllers/user.js
const user = require('../models/user.js');
const jwt = require('koa-jwt'); // 引入koa-jwt
const getUserInfo = function* (){
const id = this.params.id; // 获取url里传过来的参数里的id
const result = yield user.getUserById(id); // 通过yield “同步”地返回查询结果
this.body = result // 将请求的结果放到response的body里返回
}
const postUserAuth = function* (){
const data = this.request.body; // post过来的数据存在request.body里
const userInfo = yield user.getUserByName(data.name);
if(userInfo != null){ // 如果查无此用户会返回null
if(userInfo.password != data.password){
this.body = {
success: false, // success标志位是方便前端判断返回是正确与否
info: '密码错误!'
}
}else{ // 如果密码正确
const userToken = {
name: userInfo.user_name,
id: userInfo.id
}
const secret = 'vue-koa-demo'; // 指定密钥,这是之后用来判断token合法性的标志
const token = jwt.sign(userToken,secret); // 签发token
this.body = {
success: true,
token: token, // 返回token
}
}
}else{
this.body = {
success: false,
info: '用户不存在!' // 如果用户不存在返回用户不存在
}
}
}
module.exports = {
getUserInfo,
postUserAuth
}
再把routes
里的路由规则更新一下:
// routes/auth.js
const auth = require('../controllers/user.js');
const router = require('koa-router')();
router.get('/user/:id', auth.getUserInfo); // 定义url的参数是id,用user的auth方法引入router
router.post('/user', auth.postUserAuth);
module.exports = router; // 把router规则暴露出去
由此我们写完了用户认证的部分。接下去我们要改写一下前端登录的方法。
之前在学Vue
的时候一直用的是vue-resource
,不过后来Vue2
出来之后,Vue官方不再默认推荐它为官方的ajax
网络请求库了。替代地推荐了一些其他的库,比如就有我们今天要用的axios
。我之前也没有用过它,不过看完它的star和简要介绍Promise based HTTP client for the browser and node.js
,能够同时支持node和浏览器端的ajax请求工具(还是基于Promised的!),我想就有必要用一用啦。
yarn add axios
,安装axios
。然后我们在src/main.js
里面引入axios
:
// scr/main.js
// ...
import Axios from 'axios'
Vue.prototype.$http = Axios // 类似于vue-resource的调用方法,之后可以在实例里直接用this.$http.get()等
// ...
// Login.vue
// 省略前面的部分
methods: {
loginToDo() {
let obj = {
name: this.account,
password: this.password
}
this.$http.post('/auth/user', obj) // 将信息发送给后端
.then((res) => { // axios返回的数据都在res.data里
if(res.data.success){ // 如果成功
sessionStorage.setItem('demo-token',res.data.token); // 用sessionStorage把token存下来
this.$message({ // 登录成功,显示提示语
type: 'success',
message: '登录成功!'
});
this.$router.push('/todolist') // 进入todolist页面,登录成功
}else{
this.$message.error(res.data.info); // 登录失败,显示提示语
sessionStorage.setItem('demo-token',null); // 将token清空
}
}, (err) => {
this.$message.error('请求错误!')
sessionStorage.setItem('demo-token',null); // 将token清空
})
}
}
最早的时候我是在前端用了md5加密,但是后来经过提醒这种方式并不安全。md5加密的容易被破解。所以就采用了bcrypt
的加密方式。全部走后端加密。也许你会问这样明文给后端发送密码安全吗?没问题,只要用上HTTPS,这将不是问题。
yarn add bcryptjs
安装bcryptjs。
// controllers/user.js
const user = require('../models/user.js');
const jwt = require('koa-jwt'); // 引入koa-jwt
const bcrypt = require('bcryptjs');
const getUserInfo = function* (){
const id = this.params.id; // 获取url里传过来的参数里的id
const result = yield user.getUserById(id); // 通过yield “同步”地返回查询结果
this.body = result // 将请求的结果放到response的body里返回
}
const postUserAuth = function* (){
const data = this.request.body; // post过来的数据存在request.body里
const userInfo = yield user.getUserByName(data.name);
if(userInfo != null){ // 如果查无此用户会返回null
if(!bcrypt.compareSync(data.password, userInfo.password)){ // 验证密码是否正确
this.body = {
success: false, // success标志位是方便前端判断返回是正确与否
info: '密码错误!'
}
}else{ // 如果密码正确
const userToken = {
name: userInfo.user_name,
id: userInfo.id
}
const secret = 'vue-koa-demo'; // 指定密钥,这是之后用来判断token合法性的标志
const token = jwt.sign(userToken,secret); // 签发token
this.body = {
success: true,
token: token, // 返回token
}
}
}else{
this.body = {
success: false,
info: '用户不存在!' // 如果用户不存在返回用户不存在
}
}
}
module.exports = {
getUserInfo,
postUserAuth
}
因为我们数据库里还是存着明文的123
作为密码,现在要先将它bcrypt化,加密后变为:$2a$10$x3f0Y2SNAmyAfqhKVAV.7uE7RHs3FDGuSYw.LlZhOFoyK7cjfZ.Q6
,将其替换掉数据库里的123
。不做这步我们将无法登录。
还没有大功告成,因为我们的界面跑在8080
端口,但是Koa提供的API跑在8889
端口,所以如果直接通过/auth/user
这个url去post是请求不到的。就算写成localhost:8889/auth/user
也会因为跨域问题导致请求失败。
这个时候有两种最方便的解决办法:
- 如果是跨域,服务端只要在请求头上加上
CORS
,客户端即可跨域发送请求。 - 变成同域,即可解决跨域请求问题。
第一种也很方便,采用kcors
即可解决。
不过为了之后部署方便,我们采用第二种,变成同域请求。
打开根目录下的config/index.js
,找到dev
下的proxyTable
,利用这个proxyTable
我们能够将外部的请求通过webpack
转发给本地,也就能够将跨域请求变成同域请求了。
将proxyTable
改写如下:
proxyTable: {
'/auth':{
target: 'http://localhost:8889',
changeOrigin: true
},
'/api':{
target: 'http://localhost:8889',
changeOrigin: true
}
}
上面的意思是,我们在组件里请求的地址如果是/api/xxxx
实际上请求的是http://localhost:8889/api/xxxx
,但是由于webpack
帮我们代理了localhost的8889端口的服务,所以我们可以把实际是跨域的请求当做是同域下的接口来调用。
此时重新启动一下webpack
:先ctrl+c
退出当前进程,然后npm run dev
。
一切都万事了之后,我们可以看到如下激动人心的画面:
虽然我们现在能够成功登录系统了,但是还是存在一个问题:我在地址栏手动将地址改为localhost:8080/todolist
我还是能够成功跳转到登录后的界面啊。于是这就需要一个跳转拦截,当没有登录的时候,不管地址栏输入什么地址,最终都重新定向回登录页。
这个时候,从后端给我们传回来的token
就派上大用处。有token
就说明我们的身份是经过验证的,否则就是非法的。
vue-router
提供了页面跳转的钩子,我们可以在router
跳转前进行验证,如果token
存在就跳转,如果不存在就返回登录页。
参考路由的导航钩子
打开src/main.js
,修改如下:
// src/main.js
// ...
const router = new VueRouter({....}) // 省略
router.beforeEach((to,from,next) =>{
const token = sessionStorage.getItem('demo-token');
if(to.path == '/'){ // 如果是跳转到登录页的
if(token != 'null' && token != null){
next('/todolist') // 如果有token就转向todolist不返回登录页
}
next(); // 否则跳转回登录页
}else{
if(token != 'null' && token != null){
next() // 如果有token就正常转向
}else{
next('/') // 否则跳转回登录页
}
}
})
const app = new Vue({...}) // 省略
**注意:一定要确保要调用
next()
方法,否则钩子就不会被 resolved。**如果纯粹调用next(path)
这样的方法最终还是会回到.beforeEach()
这个钩子里面来,如果没有写对条件就有可能出现死循环,栈溢出的情况。
然后我们就可以看到如下效果:
Tips:这种只判断token存不存在就通过的验证是很不安全的,此例只是做了一个演示,实际上还应该进行更深一层的判断,比如从token解包出来的信息里包含我们想要的信息才可以作为有效token,才可以登录。等等。本文只是做一个简要介绍。
注意到我们在签发token
的时候,写过这样几句话:
// server/controllers/user.js
// ...
const userToken = {
name: userInfo.user_name,
id: userInfo.id
}
const secret = 'vue-koa-demo'; // 指定密钥,这是之后用来判断token合法性的标志
const token = jwt.sign(userToken,secret); // 签发token
// ...
我们将用户名和id打包进JWT的主体部分,同时我们解密的密钥是vue-koa-demo
。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这个信息,来进行登录后的用户名显示,以及用来区别这个用户是谁,这个用户有哪些Todolist
。
接下来在Todolist
页面进行token解析,从而让用户名显示为登录用户名。
注意: 前端直接暴露secret-key
的做法其实并不安全。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把token跟用户名和其他不是很重要的信息一起传过来,token只用于验证,而其他信息作为返回值正常返回。这样就不会暴露secret-key
了。当然本文只是为了方便说明,给出的一个不恰当的获取用户信息的例子。
// src/components/TodoList.vue
// ...
import jwt from 'jsonwebtoken' // 我们安装koa-jwt的时候会自动下载这个依赖
export default {
created(){ // 组件创建时调用
const userInfo = this.getUserInfo(); // 新增一个获取用户信息的方法
if(userInfo != null){
this.id = userInfo.id;
this.name = userInfo.name;
}else{
this.id = '';
this.name = ''
}
},
data () {
return {
name: '', // 用户名改为空
todos: '',
activeName: 'first',
list:[],
count: 0,
id: '' // 新增用户id属性,用于区别用户
};
},
computed: {...}, //省略
methods: {
addTodos() {...}, // 省略
finished(index) {...},
remove(index) {...},
restore(index) {...},
getUserInfo(){ // 获取用户信息
const token = sessionStorage.getItem('demo-token');
if(token != null && token != 'null'){
let decode = jwt.verify(token,'vue-koa-demo'); // 解析token
return decode // decode解析出来实际上就是{name: XXX,id: XXX}
}else {
return null
}
}
}
};
// ...
于是你就可以看到:
用户名已经不是我们之前默认的Molunerfinn
而是登录名molunerfinn
了。
这个部分就是前后端协作了。我们要实现之前在纯前端部分实现的内容。我以最基本的两个方法来举例子:获取Todolist
以及增加Todolist
,剩下其实思路大同小异,我就提供代码和注释了,我相信也很容易懂。
之前说了,用JSON-WEB-TOKEN之后,这个系统的验证就完全依靠token了。如果token正确就下发资源,如果资源不正确,就返回错误信息。
因为我们用了koa-jwt
,所以只需要在每条请求头上加上Authorization
属性,值是Bearer {token值}
,然后让Koa
在接收请求之前验证一下token即可。但是如果每发一条请求就要手动写一句这个,太累了。于是我们可以做到全局Header
设定。
打开src/main.js
,在路由跳转的钩子里加上这句:
// scr/main.json
router.beforeEach((to,from,next) =>{
const token = sessionStorage.getItem('demo-token');
if(to.path == '/'){
if(token != 'null' && token != null){
next('/todolist')
}
next();
}else{
if(token != 'null' && token != null){
Vue.prototype.$http.defaults.headers.common['Authorization'] = 'Bearer ' + token; // 全局设定header的token验证,注意Bearer后有个空格
next()
}else{
next('/')
}
}
})
这样就完成了token的客户端发送设定。
接着我们实现两个简单的api,这两个api请求的路径就不是/auth/xxx
而是/api/xxx
了。我们还需要实现,访问/api/*
路径的请求都需要经过koa-jwt
的验证,而/auth/*
的请求不需要。
首先去models
目录下新建一个todolist.js
的文件:
// server/models/todolist.js
const db = require('../config/db.js'),
todoModel = '../schema/list.js'; // 引入todolist的表结构
const TodolistDb = db.Todolist; // 引入数据库
const Todolist = TodolistDb.import(todoModel);
const getTodolistById = function* (id){ // 获取某个用户的全部todolist
const todolist = yield Todolist.findAll({ // 查找全部的todolist
where: {
user_id: id
},
attributes: ['id','content','status'] // 只需返回这三个字段的结果即可
});
return todolist // 返回数据
}
const createTodolist = function* (data){ // 给某个用户创建一条todolist
yield Todolist.create({
user_id: data.id, // 用户的id,用来确定给哪个用户创建
content: data.content,
status: data.status
})
return true
}
module.exports = {
getTodolistById,
createTodolist
}
接着去controllers
目录下新建一个todolist.js
的文件:
// server/controllers/todolist
const todolist = require('../models/todolist.js');
const getTodolist = function* (){ // 获取某个用户的所有todolist
const id = this.params.id; // 获取url里传过来的参数里的id
const result = yield todolist.getTodolistById(id); // 通过yield “同步”地返回查询结果
this.body = result // 将请求的结果放到response的body里返回
}
const createTodolist = function* (){ // 给某个用户创建一条todolist
const data = this.request.body; // post请求,数据是在request.body里的
const result = yield todolist.createTodolist(data);
this.body = {
success: true
}
}
module.exports = {
getTodolist,
createTodolist
}
然后去routes
文件夹里新建一个api.js
文件:
// server/routes/api.js
const todolist = require('../controllers/todolist.js');
const router = require('koa-router')();
todolist(router); // 引入koa-router
module.exports = router; // 导出router规则
最后,去根目录下的app.js
,给koa加上新的路由规则:
// app.js
const app = require('koa')()
, koa = require('koa-router')()
, json = require('koa-json')
, logger = require('koa-logger')
, auth = require('./server/routes/auth.js')
, api = require('./server/routes/api.js')
, jwt = require('koa-jwt');
// ..... 省略
app.use(function* (next){
let start = new Date;
yield next;
let ms = new Date - start;
console.log('%s %s - %s', this.method, this.url, ms);
});
app.use(function *(next){ // 如果JWT验证失败,返回验证失败信息
try {
yield next;
} catch (err) {
if (401 == err.status) {
this.status = 401;
this.body = {
success: false,
token: null,
info: 'Protected resource, use Authorization header to get access'
};
} else {
throw err;
}
}
});
app.on('error', function(err, ctx){
console.log('server error', err);
});
koa.use('/auth', auth.routes()); // 挂载到koa-router上,同时会让所有的auth的请求路径前面加上'/auth'的请求路径。
koa.use("/api",jwt({secret: 'vue-koa-demo'}),api.routes()) // 所有走/api/打头的请求都需要经过jwt中间件的验证。secret密钥必须跟我们当初签发的secret一致
app.use(koa.routes()); // 将路由规则挂载到Koa上。
// ...省略
至此,后端的两个api已经构建完成。
初始化配置相对复杂一些,涉及到model
、controllers
、routes
和app.js
,可能会让人望而却步。实际上第一次构建完成之后,后续要添加api,基本上只需要在model
和controllers
写好方法,定好接口即可,十分方便。
后端接口已经开放,接下来要把前端和后端进行对接。主要有两个对接接口:
- 获取某个用户的所有todolist
- 创建某个用户的一条todolist
接下来就是改写Todolist.vue
里的方法了:
// todolist.js
// ... 省略
created(){
const userInfo = this.getUserInfo();
if(userInfo != null){
this.id = userInfo.id;
this.name = userInfo.name;
}else{
this.id = '';
this.name = ''
}
this.getTodolist(); // 新增:在组件创建时获取todolist
},
// ... 省略
methods: {
addTodos() {
if(this.todos == '')
return
let obj = {
status: false,
content: this.todos,
id: this.id
}
this.$http.post('/api/todolist', obj) // 新增创建请求
.then((res) => {
if(res.status == 200){ // 当返回的状态为200成功时
this.$message({
type: 'success',
message: '创建成功!'
})
this.getTodolist(); // 获得最新的todolist
}else{
this.$message.error('创建失败!') // 当返回不是200说明处理出问题
}
}, (err) => {
this.$message.error('创建失败!') // 当没有返回值说明服务端错误或者请求没发送出去
console.log(err)
})
this.todos = ''; // 将当前todos清空
},
// ... 省略一些方法
getTodolist(){
this.$http.get('/api/todolist/' + this.id) // 向后端发送获取todolist的请求
.then((res) => {
if(res.status == 200){
this.list = res.data // 将获取的信息塞入实例里的list
}else{
this.$message.error('获取列表失败!')
}
}, (err) => {
this.$message.error('获取列表失败!')
console.log(err)
})
}
}
至此,前后端的部分已经完整构建。让我们来看看效果:
做到这一步的时候其实我们的应用已经基本完成了。最后的收尾工作,让我们来收一下。
原本的前端版本还有完成
、删除
、还原
三种状态,其中完成
和还原
只是状态的切换(更新),所以可以算是一个api,然后就是删除是单独一个api。于是我们就能算是完成了增、删、改、查了。接下去的部分就提供代码就行,其实思路跟之前的是一样的,只不过操作的函数不一样罢了。
// server/models/todolist.js
// ...省略
const removeTodolist = function* (id,user_id){
yield Todolist.destroy({
where: {
id,
user_id
}
})
return true
}
const updateTodolist = function* (id,user_id,status){
yield Todolist.update(
{
status
},
{
where: {
id,
user_id
}
}
)
return true
}
module.exports = {
getTodolistById,
createTodolist,
removeTodolist,
updateTodolist
}
// server/controllers/todolist.js
// ... 省略
const removeTodolist = function* (){
const id = this.params.id;
const user_id = this.params.userId;
const result = yield todolist.removeTodolist(id,user_id);
this.body = {
success: true
}
}
const updateTodolist = function* (){
const id = this.params.id;
const user_id = this.params.userId;
let status = this.params.status;
status == '0' ? status = true : status = false;// 状态反转(更新)
const result = yield todolist.updateTodolist(id,user_id,status);
this.body = {
success: true
}
}
module.exports = (router) => {
getTodolist,
createTodolist,
removeTodolist,
updateTodolist
}
<!-- src/components/TodoList.vue -->
....
<!-- 把完成和还原的方法替换成了update -->
<el-button size="small" type="primary" @click="update(index)">完成</el-button>
....
<el-button size="small" type="primary" @click="update(index)">还原</el-button>
....
<script>
// ....省略
methods:{
// ... 省略
update(index) {
this.$http.put('/api/todolist/'+ this.id + '/' + this.list[index].id + '/' + this.list[index].status)
.then((res) => {
if(res.status == 200){
this.$message({
type: 'success',
message: '任务状态更新成功!'
})
this.getTodolist();
}else{
this.$message.error('任务状态更新失败!')
}
}, (err) => {
this.$message.error('任务状态更新失败!')
console.log(err)
})
},
remove(index) {
this.$http.delete('/api/todolist/'+ this.id + '/' + this.list[index].id)
.then((res) => {
if(res.status == 200){
this.$message({
type: 'success',
message: '任务删除成功!'
})
this.getTodolist();
}else{
this.$message.error('任务删除失败!')
}
}, (err) => {
this.$message.error('任务删除失败!')
console.log(err)
})
},
}
// ... 省略
</script>
....
让我们来看看最后99%成品的效果吧:
很多教程到类似于我上面的部分就结束了。但是实际上我们做一个项目最想要的就是部署给大家用不是么?
在部署这块有些坑,需要让大家也一起知道一下。这个项目是个全栈项目(虽然是个很简单的。。。),所以就涉及到前后端通信的问题,也就会涉及到是同域请求还是跨域请求。
我们也说过,要解决这个问题有两种方便的解决办法,第一种,服务端加上cors
,客户端就可以随意的跨域请求。但是这样会有个问题,因为我们是以同域的形式开发,请求的地址也是写的相对地址:/api/*
、auth/*
这样的路径,访问的路径的自然是同域。如果要在服务端加上cors
,我们还需要将我们的所有请求地址改成localhost:8889/api/*
,localhost:8889/auth/*
,这样的话,如果服务端的端口号一变,我们还需要重新修改前端所有的请求地址。这样很不方便也很不科学。
因此,要将请求变为同域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不管服务端端口号怎么变,只要是同域都可以请求到。
于是要把Vue和Koa结合起来变成一个完整的项目(之前实际上都是在开发模式下,webpack帮我们进行请求的代理转发,所以看起来像是同域请求,而Vue和Koa并没有完全结合起来),就得在生产模式下,将Vue的静态文件交给Koa“托管”,所有访问前端的请求全部走Koa端,包括静态文件资源的请求,也走Koa端,把Koa作为一个Vue项目的静态资源服务器,这样就可以让Vue里的请求走的都是同域了。(相当于,之前开发模式是webpack开启了一个服务器托管了Vue的资源和请求,现在生产模式下改成Koa托管Vue的资源和请求)
要在开发和生产模式改变不同的托管服务器,其实也很简单,只需要在生产模式下,用Koa的静态资源服务中间件托管构建好的Vue文件即可。
部署之前我们要用Webpack将我们的前端项目打包输出一下。但是如果直接用npm run build
,你会发现打包出来的文件太大了:
Asset Size Chunks Chunk Names
static/css/app.d9034fc06fd57ce00d6e75ed49f0dafe.css 120 kB 2, 0 [emitted] app
static/fonts/element-icons.a61be9c.eot 13.5 kB [emitted]
static/img/element-icons.09162bc.svg 17.4 kB [emitted]
static/js/manifest.8ea250834bdc80e4d73b.js 832 bytes 0 [emitted] manifest
static/js/vendor.75bbe7ecea37b0d4c62d.js 623 kB 1, 0 [emitted] vendor
static/js/app.e2d125562bfc4c57f9cb.js 16.5 kB 2, 0 [emitted] app
static/fonts/element-icons.b02bdc1.ttf 13.2 kB [emitted]
static/js/manifest.8ea250834bdc80e4d73b.js.map 8.86 kB 0 [emitted] manifest
static/js/vendor.75bbe7ecea37b0d4c62d.js.map 3.94 MB 1, 0 [emitted] vendor
static/js/app.e2d125562bfc4c57f9cb.js.map 64.8 kB 2, 0 [emitted] app
static/css/app.d9034fc06fd57ce00d6e75ed49f0dafe.css.map 151 kB 2, 0 [emitted] app
index.html 563 bytes [emitted]
竟然有3.94MB的map文件。这肯定是不能接受的。于是要修改一下webpack的输出的设置,取消输出map文件。
找到根目录下的config/index.js
:把productionSourceMap: true
这句话改成productionSourceMap: false
。然后再执行一遍npm run build
。
Asset Size Chunks Chunk Names
static/fonts/element-icons.a61be9c.eot 13.5 kB [emitted]
static/fonts/element-icons.b02bdc1.ttf 13.2 kB [emitted]
static/img/element-icons.09162bc.svg 17.4 kB [emitted]
static/js/manifest.3ba218c80028a707a728.js 774 bytes 0 [emitted] manifest
static/js/vendor.75bbe7ecea37b0d4c62d.js 623 kB 1, 0 [emitted] vendor
static/js/app.b6acaca2531fc0baa447.js 16.5 kB 2, 0 [emitted] app
static/css/app.d9034fc06fd57ce00d6e75ed49f0dafe.css 120 kB 2, 0 [emitted] app
index.html 563 bytes [emitted]
把sourceMap去掉了之后,体积就小下来了。虽然600+kb的大小还是有点大,不过放到服务端,gzip之后只剩150+kb的体积勉强还是可以接受。当然,对于webpack输出的优化,不是本文讨论的范围,有很多更好的文章讲述了这个东西,故本文不再详细展开。
打包好后就是相当于输出了一堆静态文件,当然这堆静态文件需要放在服务端才可以访问。我们要将这堆静态资源用Koa托管。
yarn add koa-static
打开app.js
,引入两个新依赖,其中path
是nodejs原生自带。
// app.js
// ....
const path =require('path')
, serve = require('koa-static');
// ....
// 静态文件serve在koa-router的其他规则之上
app.use(serve(path.resolve('dist'))); // 将webpack打包好的项目目录作为Koa静态文件服务的目录
// 下面这些是之前就有的。。。为了方便找位置故标示出来
koa.use('/auth', auth.routes());
koa.use("/api",jwt({secret: 'vue-koa-demo'}),api.routes())
// ...
然后重新运行一遍node app.js
,看到输出Koa is listening in 8889
后,你可以打开浏览器localhost:8889
就可以看到如下情景:
至此已经基本上接近尾声,不过还存在一个问题:如果我们登录进去之后,在todolist页面一刷新,就会出现: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简单来说是因为我们使用了前端路由,用了HTML5 的History模式,如果没有做其他任何配置的话,刷新页面,那么浏览器将会去服务端访问这个页面地址,因为服务端并没有配置这个地址的路由,所以自然就返回404 Not Found了。
详细可以参考vue-router的这篇文档
该怎么解决?其实也很简单,多加一个中间件:koa-history-api-fallback
即可.
yarn add koa-history-api-fallback
//... 省略
const historyApiFallback = require('koa-history-api-fallback'); // 引入依赖
app.use(require('koa-bodyparser')());
app.use(json());
app.use(logger());
app.use(historyApiFallback()); // 在这个地方加入。一定要加在静态文件的serve之前,否则会失效。
// ...
这个时候,你再重新启动一下koa,登录之后再刷新页面,就不会再出现404 Not Found了。
本来写到上面基本本文已经算是结束了。但是由于我在开发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所以还需要做一些微调。
我们知道koa的use方法是有顺序只差的。
const app = require('koa');
app.use(A);
app.use(B);
const app = require('koa');
app.use(B);
app.use(A);
这二者是有区别的,谁先被use,谁的规则就放到前面先执行。
因此如果我们将静态文件的serve以及historyApiFallback
放在了api的请求之前,那么用postman测试api的时候总会先返回完整的页面:
因此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将它们放到我们写的api的规则之后:
// app.js
// ...
koa.use('/auth', auth.routes()); // 挂载到koa-router上,同时会让所有的auth的请求路径前面加上'/auth'的请求路径。
koa.use("/api",jwt({secret: 'vue-koa-demo'}),api.routes()) // 所有走/api/打头的请求都需要经过jwt验证。
app.use(koa.routes()); // 将路由规则挂载到Koa上。
app.use(historyApiFallback()); // 将这两个中间件挂载在api的路由之后
app.use(serve(path.resolve('dist'))); // 将webpack打包好的项目目录作为Koa静态文件服务的目录
这样就能正常返回数据了。
真正部署到服务器的时候,我们肯定不会让大家输入域名:8889
这样的方式让大家访问。所以需要用Nginx监听80端口,把访问我们指定域名的请求引导转发给Koa服务端。
大致的nginx.conf
如下:
http {
# ....
upstream koa.server{
server 127.0.0.1:8889;
}
server {
listen 80;
server_name xxx.xxx.com;
location / {
proxy_pass http://koa.server;
proxy_redirect off;
}
#....
}
#....
}
如果有精力还可以配置一下Nginx的Gzip,能让请求的JS\CSS\HTML等静态文件更小,响应速度更快些。
至此,我们已经完成了一个从前端到后端,从本地到服务器的完整项目。虽然它真的是个很简单的小东西,被大家也已经用其他的方式写烂了(比如用localStorage做存储)。但是它作为一个完整的前后端的DEMO,我觉得让大家入门也相对更容易一些,能够体会到全栈开发也不是想象中的“那么难”(入门的难度还是可以接受的嘛)。有了Nodejs之后我们能够做的事真的好多!
当然,由于篇幅有限,本文能够讲述东西毕竟不够多,而且讲的东西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很多东西都是点到即止,让大家能够自己发挥。其实还想讲讲Event Bus
的简单使用,还有分页的基本实现等等,东西太多了,一时间大家消化不了。
实际上我在做前段时间的项目的时候,也是完全不知道怎么把Vue和Koa结合起来开发。我甚至不知道怎么用Koa来提供API,我只会用Koa来做服务端渲染,比如那些JADE\EJS等模板引擎渲染的页面。所以之前那个项目做完让我自己学到良多东西,故而也分享给大家。
实际上本文的Koa的api提供的形式也尽量和RESTful靠拢了,因此你也可以学会如何通过Koa提供RESTful形式的API了。
最后放上本文项目的Github地址,如果这个项目对你有帮助,希望大家可以fork,给我提建议,如果再有时间,可以点个Star那就更好啦~
另外,本文的版本是用Koa1写成的。仓库已经更新Koa2。从Koa1->Koa2并没有什么难度,其实很关键的两点是:
- 用
async await
替代yield generation
- 用
koa2
的中间件替代koa1
的中间件,原因同上一条
互相学习,如果能从这个项目里学到东西我就很开心啦~
注: 转载需经过同意,必须署名